阅读记录

《被系统剧透历史后》

51. 太子继位

《被系统剧透历史后》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曲济有些迟疑地说:“帮胡素的人或许是赵文。”

赵文天资聪颖,早早考了秀才。

曲济翻便了胡素的生平记事,惊奇地发现胡素与赵文应当是上过同一个书院。

江南文风极盛,几年前赵文尚小,与赴任的赵黎一同来到江南,理所应当地就在当地求学了。

那会,距离曲济被贬到合县还有一个月,他仍在江南首府任职。

偶尔在官府见过赵文一两面。

任赵文再怎么聪慧,曲济其实也没怎么上心过。

直至有一日,赵文状似随意地问了同一房内另一个官员去哪了。

“他去贡院做考务执事了。”曲济忙着公务,随口一答。

每年秋闱都会调些小官过去干些行政琐事,考务执事不是多么不能说的官。

况且秋闱已经了了,考务执事还关在贡院里出不来,此时学子再想托关系也来不及了。

这对赵文不算什么大的机密,哪怕他不回,赵黎也能给他答复。

“啊这样啊,那吴大人辛苦了。”赵文躬身告辞。

曲济恰好眼睛酸涩,抬眼松弛眼周时,瞧见了跟在赵文身后的书童。

说是书童也只是从穿束来看,此人明显比赵文高了一大截,身形消瘦,面露疲色,瞧着倒是近二十的模样了。

曲济当时正忙着给楚凛找书童,心下不免诧异,只觉难不成神童比旁人学得快,找个书童都得找年纪大点的才能跟上?

于是,秉持着能学一点是一点的观念,他也给楚凛寻了个大了七、八岁的书童。

他也没大的要求,只盼楚凛能考个秀才,免点税赋,但没想到楚凛竟然这么不成器。

因此,曲济将这件事记了这么多年。

之后也再见过赵文几次,跟在他身后的书童再也不是一开始的。

而那个被赵文问到的吴大人,下一场秋闱后,因收受贿赂擅自篡改考生信息,就被抓了。

昨日他才将两件事串了起来,不确定是否有联系。

曲济也不能太确定,当时的十几岁的少年人是否就是胡素。

但胡素一个清贫学子,究竟是如何查出来那份江南名录的,实在是个谜。

他更不明白的是,谁会这么不知死活又吃力不讨好地掀翻整个江南官场,还瞧不见得能从中受益。

江南派系丛生,不到万不得已,曲济自己都没这么想寻死。

这事比跳长江,都死得快,还是尸骨无存那种。

最大的可能就是赵文,他年少轻狂,又是高官之子,熟知江南权贵之子的真实才学,更清楚哪些人是自己考上的还是另有损招。

曲济抿抿唇,唏嘘道:“我也是昨日才想起的。若真是赵文,你们记得提醒下赵大人,我怕他年轻气盛,太冲动了。”

山意秋突然想起几年前夜里送走赵文时,赵文身上那股“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

若真有这么个不求回报的疯子,说不准真是他。

而打断她进一步思绪的是曲济。

“对了,你们寻我何事?”

山意秋才想起来自己的来意,考虑到自己过于抽象的作画能力,还是出门牵来马给曲济比划。

马蹄铁系于马掌之上,是一种光滑的铁盘,呈环状。

寻常野马在草原之上自由奔腾,草原地软,磨损不多。

而一旦载人,负重增加,行路过多,底部磨损,马蹄便易受伤,不少战马因此报废。

即使现代赛马也离不开马蹄铁,至于星际时代,那就已是飞马时代了。

若不是她缠着小七时不时放些现代残留的影像,可能都不曾发现还有马蹄铁这回事。

曲济思忖一二,就拿起毛笔细细勾勒起来,仅凭山意秋只言片语,马蹄铁便已在他的笔间成形。

他点点头,盯着图纸赞叹一声:“此事不难,这般马蹄损耗会小了不少。只是没什么难度,敌人也易模仿。”

谁知,山意秋笑着拉过在一旁围观的宿子年,她微扬下巴,隆重为曲济介绍:“这得就看我们宿将军的了。”

宿子年朝曲济抱拳致谢,霎时间夕阳穿透了他的蓝衫,风中青丝翩翩,丰神如玉。

曲济神色晦暗,愁上心头,若宿子年的身形再高大些,眉眼间更洒脱些,瞧着就更像宿游了。

他递给两人图纸,看着二人上了马车后,顾不上去忙其他事,又翻出了楚禾前不久寄来的箱子。

箱子里有不少书信,是过去容月寄来的。

宿游素来不爱写信,往往都是容月逢年过节寄年礼时,顺带再寄些信来。

大部分的信封都已斑驳泛黄,只有最上面那封还透着新意,似是这两年寄来的样子。

曲济颤着手轻轻拿起,僵在半空中,迟迟没能有下一步的动作。

桌上的蜡油顺着烛身缓缓流下,又于烛台底部再次堆积,不知过了多久,曲济终于有了动作。

他犹豫着将其埋在了箱底,不忍卒读,曲济的身影在烛光里越显佝偻了。

“啪”,随着箱子合上的声音,一切又重归死寂。

“宿宴青,你怎么就死了啊。”

宴青是宿游的字。

这并非问句,因为他深知亡者不能言语。

他似是梦语一般呢喃着。

昨夜回府时候不早了,等到第二天早上,笑别还在处理昨日堆积公务的北昭王,山意秋独自来到了太守府寻赵崇。

自林生来北凉后,她已很久未上赵崇的课了,不知什么时候,赵崇待她宽和了许多。

既不是一开始不管不顾的放纵,也不是后来唯吾独尊的严厉。

如今,他更像是倚着门扉,目光绵长地遥望着她逐渐远去的背影。

只道一句“一路平安”,也不问她究竟要去往何方。

北凉寒冬刺骨,赵崇年岁大了,实在撑不住,今年他准备回南方祖籍过年。

几天前便派人来打了声招呼,只不过那时她尚在病中,来不及问声好。

明明只是几日未见,赵崇却苍老了不少,原本极有光泽的银发也发枯、发灰,似是好些天未打理了。他眉间的忧色更甚,皱成了一道深不见底的天堑。

赵崇端坐着手捧暖炉,摆摆手免去了她那些俗礼。

山意秋斟酌一会,不知该以何种言语说起曲济的猜测,害怕言辞不慎,让他们本就糟糕的爷孙关系更雪上加霜。

“赵爷爷,赵文...”

但她刚一开口,就被赵崇打断了。

“你不必说了,我晓得。”

“不然你以为赵黎为何自污?意秋,别把人想得太好了。”

赵崇身旁的熏香袅袅升起,显得他的神色是尤为冷漠。

“你当我为何在深秋时节急着家去?主要还是为了在族谱上除名赵文。”

唯有弃祖、判党、犯刑、背义、败伦以及杂贱者才会被除名,每一桩都是血淋淋的巨恶。

在景朝,被踢出族谱,于一个人而言,压根就是在精神上的一场流放,是不伤及皮肉的永久性刺字烙印。

从此,那人世间再无血肉至亲,孤苦无依,遭人唾骂。

赵文无疑是个光风霁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