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长生》

52. 结局

《长生》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那一战,朔州保住了。

涉事的官员纷纷落马,世人振奋的同时,陛下终于决心下旨立即裁撤东宫,听说此战宋征为首功,只待他们从朔州回来便可受封嘉奖。

可宋征终究未能回来,年轻的将军死在战场之上。

消息传回细粱城,先到皇家,然后才是宋府。

宋烨正在院中打磨一把木削的长剑,先一步截知情报的柳烈跌跌撞撞地走进来,这个高大刚烈的汉子像是又回到了小时候,他手足无措,他没有办法,张口只有一句:“雅衣……”

其余的话尽被悲伤封缄。

字不成行,声声如泣。

短短几个月,宋家刚送走了女主人,今天又轮到她的孩子。

接着管家走进来,哭着扑到在地,还有宋家的丫鬟、小厮,他们也都放下手里的活围了过来,这么多人的声音和哭喊让宋烨感到有些头昏脑涨。

他们在说些什么?

宋烨后退一步,没有站稳,下意识地拿手里的东西往地上一支,木剑脆弱,当即断成两截。

那个孩子啊,那个他并不钟爱的孩子。

这孩子天真、愚鲁,生在繁华之乡,长于妇人之手,但这些都不是自己不喜他的原因。

我不爱他,是为自己的遗憾与不甘,我曾经那样向往细粱城之外的生活,想摆脱身份的枷锁,想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天地间,我的孩子却喜爱这样的热闹,沉溺于繁华的虚景。

他对宋征说:我希望你仔细去看看这山河百姓,去明白你将来想要做什么,我希望你这一生不再有憾。

其实是想:你该叛逆,该逆流而上,该去找真正值得热爱的东西,你该是当年的我,替我抓住我放下的剑,替我看见转身的月亮。

宋征没有明白,他转头去了朔州军营,一待便是好几年。

确实是愚鲁的孩子,也是……善良的孩子。

宋烨低头看向手中的断剑,断处的木茬没什么可惜。

——要送的人已经不在了。

在宋府之外,段夫人忙着将酒灌进酒坛,曾经她嫌弃不够时间的天欲雪终于出了味道;江月月正在平王府里凭栏眺望,等待着来自家乡的回音。

闻此噩耗时,谁也不敢相信。

怎么会如此,不是已经赢了吗,不是就要回细粱城了吗?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死讯却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南华寺里的小和尚正在山门前扫地,天寒地冻,其实没有太多可扫的东西,就连来拜佛的香客也少了,只有寥寥几只山雀在地上啄食,一蹦一蹦地煞是可爱。

但也还是要扫的,这是每日修行的功课之一,师父师兄们总说他性子浮躁,从前还有人夸是自然天性,以后再也没有人替他说话了,小和尚很伤心。

远处疾驰过来一辆四轮马车,马儿鼻头喷着热乎的白气,一路到了寺门前。

里面走出一个女子,看起来十分眼熟。

沈云轻认出了这个扫地的小和尚就是上次在寺里替他们指路的那个,眼睛亮了亮,快步走到他面前。

“小师傅,你还记得我吗?”

小和尚一手握着扫帚,另外一手手掌立起:“阿弥陀佛,施主你这次还是来上香的吗?”

沈云轻方才走的太快,侍女小燕这时侯才走过来,将一件毛领披风围在沈云轻身上,她自己紧了紧领子,否认道:“不,我来找道庆师父。”

“我有一个很重要的朋友,他离开时道庆师父曾说,很快就会相见,今日,有人告诉我他死了,我不肯相信,所以来这里问问道庆师父,我这个朋友还会回来吗?”

风刮在脸上生疼,站了这么一会,眼泪都要吹出来,沈云轻眼中仍旧有最后一丝希望。

“施主……”小和尚目露不忍,“道庆师叔他,已经圆寂了。”

就在那一天,南华寺里的娑罗树就像莫名地生出那样,又莫名地枯萎,没有人能说出个缘故。更玄妙的是后来有人掐算,道庆来到南华寺时也正是娑罗树破土生长的时候,于是便传他是天上佛陀转世,修行圆满所以回天上去了,娑罗树就是证据。

可说一千道一万,人没了就是没了。

天上神仙之说太过飘渺,地上的人仰着脖子看也看不到。

思念穿不透云层,传不到浩瀚的银河之上。

这一生的缘分,尽了!

沈云轻恍恍惚惚地回到沈家。

去时犹怀一线生机,归来却更像地府的游魂。她惨白着脸,小燕扶着她走路的时候感到自家小姐脚步漂浮,全凭一丝活气吊着。

一进沈家大门便再也支撑不住地昏厥过去。

“云轻……云轻……”沈夫人接住女儿下滑的身体,看得心都要碎了。明明已经到了这一步,就差一点,就差那么一点点,我苦命的孩子怎么还是没能逃脱这样的厄运。

难道一个人什么样的命运从出生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就不能更改吗?

如果是这样,主宰人命运的到底是谁?

到底要看见怎样的悲惨才能满意?

谁都知道世事无常的道理,但这是一句对他人聊胜于无的安慰,是一句善意的寒暄,真有一天这“无常”

落到自己身上,才知道原来如山一般沉重,不是言语就能遮过去的。

或许命运早已注定,但老天从不轻易下场,少不了红尘里的人来做推手。

时间若追溯到宋征身死之前,便会发现,原来一切要发生的事,早已经有迹可循:

朔州事情败露,前程不用再想,性命也即将不存,有人在狭暗的房间里指天咒骂,恨有人挡了他们的道,阻断了他们的黄粱美梦、狼子野心。

既然横竖躲不过一死,还有什么好顾忌的,下地狱之不如多拉些垫背的。

杀手于是被召进来。

“这把刀,不能被我们握在手里,那就在我们被捅死之前,先折了他!”

细粱城的大门数年如一日地开启,有人纵马出京,因为这样那样的私欲,所以纵然隔着万水千山,想方设法也要除去另一个人的性命。

只有卫夷知道前情,径直地闯进卫蛮的宫殿,难得地掴了她一掌。

“你竟如此歹毒!”

方才卫夷一路闯进来时,许多宫女太监见他来势汹汹,都曾试图用自己的身体挡在他身前,拦住他的去路,口中苦苦哀劝道:“殿下,此乃公主寝宫,就算储君也不该如此无礼闯入,请回吧……”

卫夷充耳不闻,挟着滔天的怒气,喝令他们滚开。

现在,见他做出这样更为出格的事,那些跟了一路,也拦了一路的宫女太监却集体哑了声,他们匍匐在地,没有一个敢抬头。

礼仪规矩固然是重要的,但在绝对的权利面前,谁又敢,谁又能真正地置喙呢?

卫蛮先前正坐在镜前梳妆,被这一掌打得脸偏向一边,手中的梳子也坠了地,当即磕掉了几根玉齿。感受到脸上传来火辣的疼痛,她闭了闭眼睛,再睁开时已经毫无俱意。

她转头对上卫夷的目光:“王兄这是何意?”

“你们都下去。”卫夷对地上的宫人道。

那些人早巴不得自己隐身了,听到这话真是如蒙大赦,连忙爬起来,弓着身子退了出去。

随着殿门被关上,屋里变得安静极了。

“五天前,你派人往朔州送了一封信,信上写了什么你还记得吗?”卫夷道,“卫蛮,我以为你是聪明人,怎么能干出这样的蠢事?!”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不过卫蛮也没想过能瞒住谁,从决意报复开始,她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清醒,她不怕得罪卫夷,更不怕死,自然也不把他这番斥骂放在眼里,连站也不站起来一下。

“果然天下什么事都瞒不过王兄,东宫那群蠢材竟然想跟你斗,真是太傻了。”

她先是感慨,接着从镜子里看见卫夷冰冷的神色:“王兄这么厉害,又何必多此一问呢,难道妹妹信上说的是假话吗,那天的情形你不是也在场吗?”

朔州的消息传到细粱城,为一些人敲响了丧钟,陛下要对有功之人大行嘉奖,也想起了宋征是谁,知道他如今尚未成婚,便要给他和金溪公主赐婚。

一旁有知情人上奏:宋征其实已经有了婚约,只是因为宋母的去世而未完婚。

陛下又问:是哪家的千金闺秀?

得知是城中商人之女,便摆手道:只是婚约罢了,既然他们还没有正式成婚,那就算不上什么,一张纸废了就是,无论从家世人品,宋将军之子配我的女儿,都是十分合宜。

陛下金口玉言一出,这事基本算是定了下来。

但这桩婚约是宋由宋征的母亲自促成,许多人都知道的,若贸然取消,不论沈家是否同意,百姓们听到也要诟病宋家不仁不孝,更重要的是,会指责皇族仗势欺人,这是绝对不可的。

陛下低头沉思片刻。

为了皇家的颜面,只好委屈这位沈家小姐了。

赐婚的圣旨已拟,只待宋征从朔州回来后,便赐沈氏鸩酒一杯,然后宣告天下。

卫蛮修书一封,五百里急递朔州,送到了宋征手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