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大宋茶商》

第33章 异常

《大宋茶商》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蒙山茶历来珍贵,而珍贵的原因之一,便是蒙山独特的风土造就的。

西蜀漏天,中心蒙山,雨雾蒙沫。

雅州多雨,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多雨的雅州,又以蒙山为最。云多雾多,终年烟雨,是为天时。

而蒙山的高度恰到好处,适合茶树生长,是为地利。

雅州百姓勤劳、善良、纯朴,蒙山所在的名山县百姓,更是推崇茶祖吴理真,是为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这才造就了蒙山千年的古茶园,更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蒙山在这种多云、多雾、多雨的气候,以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独特的光照条件下,再加上蒙山上的酸性土壤,为蒙山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蒙山南坡和西南坡的土壤,呈深棕色,用手掌搓碎很细腻,有很多腐殖质。

而处处可见的红砂岩,则是土壤中风化矿物质的来源。

这样的土壤,被称为“茶末土”,营养丰富而疏松。

加之高山坡地森林茂盛,对喜水又需要排水良好的茶树来说,无疑是理想的生活环境。

每年三月,正是杉枝吐新、蕨芽初卷、李花漫天的时节,茶芽在柔媚润泽环境中慢慢萌发,制出的茶也格外细腻柔和,品质无可替代。

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才使蒙山茶受官家和吐蕃的喜爱,官家也才会将茶马互市转移过来。

而蒙山五峰里,又以江氏的上清峰为最。

加上皇茶园和贡茶所产地都是在上清峰,是以,有人会打上清峰的主意,江吟是能理解的。

但能理解是一回事儿,有人敢打江氏的主意,这笔账,江吟不打算放过。

四娘给的册子字迹工整,甚至还带带着些笔锋。江吟一看,就知道这是四姑父方文远的字迹。

她挨着把册子翻了一遍,果不其然跟四娘说的一致。自打一个月前,上清峰的土壤就在消失。

或许比一个月还早,只是四娘是一个月前发现的。

而在半个月前,半山腰的茶树才开始出现问题。直到几天前,茶树开始呈枯黄状态。

江吟凝眉,或许,幕后凶手一开始并不想真正破坏茶树。

若是照前世的发展来,很快上清峰和菱角峰都会被其他三家人瓜分干净。

若是这事儿是他们所为,要瓜分江氏两峰,便不会让茶树受损。

可惜,这次没如他们的愿。

大堂里静悄悄的,除却江吟翻册子的声音,只偶尔有几声低喃。

仔细一听,原来是方文远在背诵文章、诗词。

江吟:???

怕是考科举魔怔了。

良久,她才抬头道:“今日我们发现山顶的土壤有翻新的痕迹,莫不是有人又来偷土壤了?”

王恒告诉她时,她并未往这方面想。眼下结合起来看,似乎就是有人在偷土壤。

可偷土又何必去山顶偷,便在山脚或是半山腰偷有何不可?

江四娘神色微正,颔首道:“是,这次盗贼更是猖狂,不仅想盗山顶的土壤,还想盗皇茶园外的土壤。

只是,皇茶园外有人智炬寺的僧人和咱们的人把手,没让他们得逞。”

江吟冷声道:“吃了熊心豹子胆,连皇茶园的主意都敢打!”

皇茶园位于五峰之间、上清峰下,不远处便是由智炬院转变而来的智矩寺。

皇茶园里,茶祖吴理真种下的七株茶树产的茶叶,每年都专用于皇室宗庙祭祖。

每年到采摘之日,都要由官员沐浴礼拜,朝服登山,再请山上智炬寺的僧人主持开园仪式。

当然,这些江氏也得陪同参与。这是独属于江氏的荣耀,沈、陈、胡家即便再眼红,也没法参与进来。

焚香拜山,冗长仪式之后,智炬寺的僧人会在皇茶园中,采茶叶三百六十片。

采摘好的茶叶,将由智炬寺的茶僧,经过盘坐诵经、炒制成贡茶。

炒制完成后,存入两个银瓶中,再贡送入京。此两个银瓶的贡茶,仅供官家祭祖之用。

皇茶园除了智炬寺会参与管理外,江氏也会参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