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大宋茶商》

第90章 制茶

《大宋茶商》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院子里的气氛有些尴尬,江二娘见状,瞥了谢道允一眼,忙道:“不就是炒茶嘛,我相信阿吟你一定可以的。”

听到这话,谢道允瞬间松了口气,生怕江二娘答应。

而江吟则是神色讪讪,知道二娘这也是在拒绝她啊。

所以,谢道允的身份二娘是知道的?他们俩都不想跟东京和官家扯上关系?

虽然也能理解,但她还是有些发愁。若是她的技艺不过关,炒制出来的茶不受认可如何是好。

“二娘~”江吟可怜巴巴的看着江二娘道,“可是我担心,怎么办?”

江二娘叹了口气,抬手拍了拍她的头,安抚道:“怕什么,不就是制个茶。明儿开始,我陪你一起练习。往年你炒茶的技艺便可,相信今年也没问题。”

她给谢道允递了个眼神,示意谢道允也赶紧说两句。

谢道允嘴角微抽,有些无奈,却也只能幽幽道:“放心吧,没问题。”

茶水味道也就那样,些微差距也不会有谁来说什么。

求助失败,江吟只好无功而返。只跟江二娘约了明儿个一起采茶、做准备。

蒙山茶往往采摘于春分时节,茶树上有十之一二的芽头鳞片展开,即可开园采摘。

但因蒙山有皇茶园,故而他们都会在正贡茶和贡茶采摘完成后,才会开始采摘其他茶叶。

正贡茶的采摘时节在清明前,具体采摘时间由官家钦定。是以,每年的采摘时间可能会有些许差距,但也无伤大雅。

眼下春分刚过,蒙山上的茶已能采摘。江吟去茶马司时便与严理通过气,她要先采摘一些练手。对此,严理是表示赞同的。

准备好采茶工具,第二日一大早,江吟便跟江二娘等人早早上茶山去采茶,冯姑姑也跟着一起凑热闹。

采茶初时,仅采摘圆肥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且严格奉行三不采原则,病叶不采、下雨不采、露水不采。

只要有一项标准不符合,炒出来的茶都不一样,江家向来也是严禁有这种情况发生的。

而采摘下来的鲜叶不能过夜,必须要在当天全部炒完。

正贡茶为蒙顶石花,属绿茶一类。乃是绿茶中的扁形绿茶,更是最早出现的扁形茶。

因其外形自然美观,如丛林古石上寄生的苔藓,冲泡之后整芽形似花,又因产自蒙山,故而称为蒙顶石花。

蒙顶石花属于高级名茶,数量极少,制工精细,使用的工具亦是十分小巧。

而制茶的程序,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需要经过鲜叶堆放、杀青、摊凉、炒二青、摊凉、炒三青、摊凉、做形提毫、摊凉及烘干。

鲜芽摊放,鲜芽脱离母体后,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水分通过芽表面气孔蒸发,引起一系列变化,使芽质变软,青气逐渐消失等。

经过摊放的嫩芽,杀青时更容易脱水,比不摊放的鲜芽做成的蒙顶石花香气更加浓郁,滋味更加鲜醇。

通常来说,摊放时间两到三个时辰,厚到一到两指宽。摊放地要求干净、通光透风。

摊放过程中,则需要进行翻抖,有利于水分的散发。

江吟把采摘回来的鲜茶叶全放到茶厂,用晒扁装起来进行摊放,还自己亲自守着翻抖。

蒙顶石花属于绿茶类,制造过程中的杀青,乃是形成优良品质的关键工序。

杀青的目的是破坏酶的活性,蒸发水分,排除低沸点青气,形成良好的色、香、味。

杀青锅温则是由低到高,逐渐下降。

杀青投芽每次投入三两左右,当锅温达到要求时,再将芽投入。

投入过后,双手在锅中翻动,待水气大量蒸发时,改闷炒为闷抖炒结合。

单手拇指和四小指分开,将锅中茶芽连抓两到三把。当茶芽基本抓入手中时,再撒入锅中。

这样闷抖结合,交替进行,炒至茶芽含水量四之二三时,减重率小半左右。芽色由嫩黄变成绿黄,茶香浓郁,即为杀青适度。

蒙顶石花加工摊凉次数多,目的在于使芽内外失水一致。

每次摊凉一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