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第7章 小透明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齐凌前世接受了近三十年的无神论教育,原本对鬼神的说法嗤之以鼻。

然而,亲身经历了穿越后,他的信念开始有些动摇。

若非有鬼神,他的灵魂如何能穿越到宋代,占据另一个人的身体?

如果不是那一晚出于善意救了三个女孩,他又怎能获得这样的福报?

因此,对于内心痛苦的疑惑,齐凌这几月来始终在“鬼魂作祟”和“疾病”两者间徘徊。

他对杨旭这个世代中医世家的期望也很高。

但现在,连杨旭都无法解决他的心脏问题,看来寻求医学治疗这条路是行不通了。

没有超声波、CT、磁共振等现代检查工具,齐凌只能相信,这世间真的有鬼神存在。

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只剩下暂时忍气吞声,寻找机会。

将来若有合适的机会,他会找一位高明的道士,帮自己超度可能寄居在心脏里的愤怒残魂。

正沉思间,杨旭已饮完茶。

他起身,手指着桌上的食物,“风鸡、腊肠,还有这些羊肉干,每样都拿一点。

我还有两个随从也没吃饭。

回去的路上,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骑马!”

“你还有两个随从?”齐凌一愣,本能地想问为什么不让随从一起进来吃饭。

但话到嘴边,他立即想起这是大宋,不是21世纪的中国。

在21世纪的中国,领导和司机、保镖同桌吃饭很正常。

但在大宋,以杨旭这样的官三代身份,怎会与手下亲兵同桌?

杨旭吃饱后还能想到亲兵没吃饭,已是仁慈之心。

换成苛刻的人,可能连食物都不会为亲信争取,直接让他们空腹来回。

“嗯,祖父担心我吃亏,硬塞给我的亲兵。

其实,凭我的身手,寻常争执谁能占我便宜?若是遇到大批敌军或土匪,两个亲兵又能填补谁的牙缝呢?”杨旭急于返回,没注意到齐凌的话只说了一半,点头回应。

说完,他又低声催促,“快去换身衣服,人家大老远来,你怎么能穿着官服去见他?!”

心脏又传来隐约的疼痛,显然,这具身体的前任主人并不想与这位李师兄再有任何瓜葛。

齐凌自己也不想见这位李师兄。

在他看来,如果对方真是来看望他,为什么不与杨旭一起来金牛寨?

可以在县城停下,让杨旭来请他见面。

这与21世纪有些人发财后故意召集同学炫耀有什么区别?

自己既不指望这位李师兄发财,也不指望他提拔,往返上百里只为一顿饭,实在没什么意思。

他感到无趣,自然而然地想找个借口推脱。

然而,不论他找什么理由,杨旭都坚决地挽留他。

毕竟,那个姓李的师兄,既是同门长辈,又是朝廷的右巡使,有权监督地方事务。

因此,最后齐凌拗不过,只好勉强换上常服,陪杨旭前往县城。

路上,见他面色冷淡,杨旭以为他在担忧遗忘的事情太多,会在师兄面前失态。

他还不断安慰齐凌,并保证会在师兄面前为他解释,避免造成误会。

“那就麻烦季明了!”齐凌拱手,诚挚地表示感谢。

不仅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同学聚会,也是为了日后与熟人交往能更顺利。

毕竟,有杨旭这位热心的老军医前辈和guansandai为自己背书,比自己日后亲自解释性格行为变化的原因要容易得多。

“你再这么客气,我可真要向你请教拳法了!”杨旭不满他言语间的疏离,瞪着眼睛威胁。

齐凌心中有愧,只好笑着道歉。

杨旭确信他刚刚病愈,也就不再多计较。

两人嬉笑一番,很快又和好如初。

金牛寨离县城很远,他们急急忙忙赶到,天已经完全黑了。

按惯例,这样的偏远小县,天黑后是不允许进出城门的。

但杨旭显然不受此限制。

他的亲兵出示腰牌向城头喊了一声,守卫立刻放下吊桥,打开城门,笑容满面地迎接杨校尉进城。

刚进城门,就有衙役迎上来,告诉他右巡检和本地张县令、周主簿正在县城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酒楼——长乐楼等候。

并举着灯笼,领路前行。

自从“病愈”后,齐凌就没进过县城。

见到这样的场面,他心里立刻紧张起来。

然而,人和马都已经进城,现在退缩反而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于是,他只好振作精神,随机应变。

幸运的是,杨旭虽然心思有些粗犷,但做事十分可靠。

答应帮好兄弟化解尴尬,他就绝不会食言。

在杨旭的帮助下,从进城到与传说中的李师兄会面,齐凌全力以赴,没有出现大的失误。

这位李昇,李德昌师兄,其父是御史大夫,据说深受皇帝的信任。

他自己刚刚晋升为右巡使,这次以巡查的名义护送党项使者回夏州,并向夏国公李继迁宣读圣旨,回来后前途必定光明。

因此,现场的官员们都围在他身边,像众星捧月一样,几乎没有多少时间关注齐凌这个小巡检。

这样一来,大部分时间里,齐凌都像是个“隐形人”。

然而,他以三十六岁的年纪,加上两世为人的阅历,对此并不感到沮丧。反而,他利用无人理会的时机,开始仔细观察在场的上司和同事。由于没有经历过北元和大清的两次文化同化,公元1002年的宋朝人仍然保持着分席而坐的习惯。从齐凌的位置望去,官员之间的地位差异一目了然。

坐在主位的是永兴军路转运判官吕行延,大约六十岁左右,满头白发,看起来颇有仙风道骨,超凡脱俗。他的级别是从六品,掌管庆、宁、邠三州的税赋钱粮,仓库收支以及度量衡,不论年龄、级别还是实权,都远超齐凌的师兄李昇,那个八品右巡使。按常理,他无需对一个八品小官如此客气。但在大宋,官员的地位不能仅凭品级来判断。

从六品的吕行延若要将奏折呈给皇帝,必须经过转运司和中书省两道关卡。而八品的李昇身为御史,可以直接将奏折送入皇宫。更何况,李昇的父亲李隆是四品谏议大夫,是言官的领头人。李昇自己作为右巡使,也有核实地方官员表现的责任。因此,尽管驻地不在定安县,吕行延仍急匆匆赶来为李昇这个后辈助阵。李隆作为同年进士的身份,为李昇壮行。

坐在左边首位的是齐凌的半个顶头上司,县令张威。这是一个四十六岁的胖男子,不笑不说话,笑起来像弥勒佛。但偶尔从他眼中闪烁的光芒,却异常锐利。尽管齐凌只与他有过三次接触,但他凭借在二十一世纪与官员打交道的经验,清楚地意识到这个人并不像表面那么和善,最好避免招惹。

坐在右边首位的自然就是齐凌的便宜大师兄李昇。齐凌自认为他的新身体已算是帅哥,但与这个人相比,仍相差甚远。他皮肤白皙,身材匀称,英俊潇洒,身高足足有一米八二。坐在席位上,背脊挺直如松。如果没有吕行延的白胡子和张威的肥胖作为对比,齐凌可能会怀疑自己误入了二十一世纪的综艺节目,眼前的是一位顶级流量男星。

不过,相比于那些流量明星,李昇的气质更加沉稳,一举一动都透露出浓厚的儒雅气息。他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位博学的太学教授,而非朝廷官员。此外,这位便宜师兄在待人接物上也显得非常成熟。齐凌自认前世活了三十六年,见过不少市级干部,但他们中没有一个像李昇这样,能同时应对所有人,言语不多,却能让每个人都感到如沐春风。

这就是个天生的政治家,难怪他能当上右巡使,而我这个身体原来的主人,家世、学问样样不缺,却还是被赶出了汴梁。一想到对比,心口就又是一阵刺痛。齐凌的脸色立刻变得苍白,手中的酒差点洒到自己身上。幸好此时众人的注意力全在李昇身上。好友杨旭也被一位兵马都监拉着喝酒,才避免了尴尬。“真是个心胸狭窄的小人!”齐凌暗自嘀咕,相信这不是心脏的问题,而是前主人的灵魂残留,他撇了撇嘴,心底暗暗嘲笑。然而,尽管嘲笑,他也不敢再自找麻烦。他快速将视线从李昇身上移开,转向其他宾客。

坐在右边第二位的是陪同李昇去党项宣读圣旨的副手,官居承务郎,姓王名肃,看上去有些心事重重。除了必要的应酬,他大部分时间都举着一杯酒,仿佛在沉思。齐凌不想被打扰,自然也不会主动打扰别人。他迅速收回视线,转向另一边。紧挨着县令张威坐着的是定安县的主簿,姓周,单名崇,大约四十出头,一双三角眼,眉毛微微下垂,显得有些阴险。齐凌总感觉这家伙看他的眼神中藏着敌意。不过,他自问与这家伙没有利益冲突,下午处理的案子也没让他丢脸。因此,他搞不懂这敌意从何而来。想不通,就先放下。反正齐凌觉得自己只是个过客,对大宋,对定安县都是如此。

初来乍到时,他只能随遇而安。现在经过三个月的摸索,他已经对大宋有所了解。就算得罪了这样的地头蛇,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人,也不会无处可去。至于杨旭所说的建立丰功伟业,光宗耀祖,重回汴梁,说实话,身为两世人的齐凌从未想过。根据他有限的历史知识,随着时间推移,大宋的武将地位越来越低。即使是狄凌,最后也是郁郁而终。他又不欠赵家什么,何必自找苦吃?至于文官,太学之路已断,科举之路,他的文化水平肯定不够。想结交历史上的宋朝名人,见识他们的风采。现在的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