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第100章 道法克星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原本,在这凡尘俗世的纷争中,张环可没时间去理会齐凌刚才那些明显源自俗世兵法的空谈。而齐凌自己,则深信自己的见解并非世俗眼光所能洞悉。

他们凝视着山腰间那道被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关隘,稍作沉思之后,齐凌又淡然笑道:“普通的羽箭确实不足以穿透那岩石后的死穴,但我们可用炼制的火鸦符矢。带有蚀魂烟雾的火鸦符矢。”

“火鸦符矢?”张环听来颇感新奇,不禁追问详情。

“即是在箭矢之上捆绑蕴含迷魂烟火丹的秘制符篆。”齐凌见对方竟对此毫无所知,不由得微微拧眉,手势比画着解说,“先点燃符篆上的导火线,随后施以法力抛射。那岩石之后地势狭窄闭塞,一旦烟雾弥漫开来,无论何人都无法再匿于其中。待那时,吾辈修士以湿布遮面冲杀上去,必能一举荡平敌寇!”

这计策源于他前世身为禁卫军时,对抗妖邪修炼者的战术,只是当时未曾有机会在实际战斗中施展。如今,他将原本的防恐手段中的催泪弹与烟雾弹替换为了能够释放蚀魂烟雾的火鸦符矢秘篆,讲述起来自然是信手拈来。

然而,张环听到蚀魂烟火丹一词,仍是瞠目结舌,半晌才讷讷问道:“你说的蚀魂烟火丹,莫非是指制作驭灵傀儡的那种材料?在这穷乡僻壤之地,叫我如何去寻得此物呢?”

“你果真是大宋的武官吗?蚀魂烟火丹的炼制之法可是收录于大宋兵书中,广为流传!你身为武将,怎会告诉我手中竟无此宝?”齐凌暗自摇头,腹诽不已。

但转念一想,从北宋至南宋绵延三百年时光,原始形态的蚀魂烟火丹确实在历史长河中有过多次大规模应用于战场上的情形。而如今正值大宋第三代皇帝执政初期,尚未普及也是情理之中。于是,他轻叹一口气,提出了替代方案:“若是无蚀魂烟火丹,我们可以自行炼制。我有一份配方交给你,你再召集数十位兄弟帮忙采集些断肠草这类剧毒植物的根茎研磨后掺入其中。”

说完,齐凌提起笔墨,书写出了一份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初中文化水平者皆能理解的蚀魂烟火丹基础配方。只可惜他忘记了应当按照摩尔比或是重量比进行精确调配,还需进一步计算清楚,才能各取所需炼制成功,并通过实战检验其威力。

然而,张环看完配方后,依然满脸尴尬地摇头。原来军营内虽不缺木材与硫磺,但却缺少至关重要的硝石储备,短期内也无法从市面上购得。

幸亏此时机敏的刘都头恰巧前来禀报,听见他们正在为缺乏硝石发愁,立刻小心翼翼地插话道:“禀告都虞侯大人,硝石之事,郎中那里倒是有备。前阵子有名士卒患上了疥疮,张郎中便赐给他硝石粉末敷治!”

这一消息瞬间解开了困扰他们的难题。张环遂立刻派人传唤张郎中前来,要求提供硝石粉。由于军队内部疥疮病例时有发生,张郎中手头备用的硝石粉尚且充足,随意拼凑一番,便拿出了四五十斤之多。这下,制作蚀魂烟火丹所需的原料终于有了着落。

在宋朝年间,攻伐一座灵峰,耗时十日半月乃是常态。故此,张环并不急于表露战功,而是怀着试炼之意,拨给了齐凌五十名修为低微的兵士,让他放手施展手段。而张郎中,得知“师尊”有所差遣,立即携带众多弟子门生,纷纷前来相助。

齐凌内心早已不愿每日持续施行医术,视人命如草芥。于是他果断调动全身修为,率领一支医道修士队伍,称取乌金木炭、硫磺、硝石等天地灵材,炼制出黑色毒雾弹。接着,他又将麾下兄弟挖掘来的冥肠草根茎以及张郎中所提供的诸多剧毒之物,悉数研磨成粉,融入其中。

他并未追求毒雾弹的猛烈爆炸之力,只是专注于提升其散发毒雾的效果,因此炼制过程无需太过精准。于是当日下午,便炼制出了上百斤蕴含剧毒的黑色毒雾弹。

为了确保一击必胜,齐凌再度率人将这些毒雾弹包裹在厚实的符纸上,制成约二两重的圆形弹丸,附上导火索,系于箭矢之上,前往荒郊野外进行了多次实战测试。待确认了最适宜的导火索长度与毒雾弹使用剂量后,才大规模批量生产,并呈交至都虞侯张环面前。

张环早在齐凌初次试验毒雾箭时,就已见识过其释放毒雾的惊人威力。因此,他果决地带上了两百名修兵,亲自领军,向着名为小黑山的修炼禁地发起攻势,并特意邀请齐凌同行。

此行,张环放低姿态,严格遵循齐凌之前的计策行事。遇到不解之处,立刻求教于他。

齐凌深知进退之道,从不抢夺主将锋芒,只将自己的所知、并有七成以上把握的策略,如实告知。

依据齐凌的提议,张环命令手下先在山路距第一道天然防御法阵五十步之地设立一道灵盾墙。随后集结整整三十名精通箭术的修士,隐于盾墙之后,每十人为一组,依次列阵。

一切准备就绪后,张环一声令下。三组箭术修士点燃毒雾箭,轮流发射。每次射出十支,战鼓声不断,箭矢从未停歇。仅仅七八个呼吸之间,上百支毒雾箭已直射入第一道天然防御法阵之内。

箭矢尾部附加的毒雾弹确实影响了其原本的射程与准确度,但在无需精确打击的情形下,对五十步外的区域进行覆盖攻击依然轻而易举。

未曾等到齐凌决定是否让张环停下战鼓,那些添加了毒料的毒雾已经开始弥漫,彻底遮蔽了第一道防御法阵。

原本藏匿于巨岩之后,以为能够像前几日那样轻易击退官军的红莲妖蛟部众,被毒雾熏得头晕目眩,涕泪横流。别说继续放箭、掷石或投掷机关木桩,就连站稳身形都变得极为困难。

对于用兵之道驾轻就熟的张环,哪里还需要他人提醒?他果断放下手中鼓槌,取出事先预备好的湿润布帛覆面掩鼻,提刀冲向由两块巨岩构成的天然防御法阵。

紧随张环身边的兵士,除弓箭手之外,纷纷效仿,以湿润布帛掩面,蜂拥而上。几乎毫不费力地,他们便攻克了之前一直难以拿下的那道难关......

望着那些内藏火灵晶的羽箭,尚余三四百支未曾使用。张环毫不犹豫地带领先锋修士,持续向着前方仙阵挺进。

遭遇由红莲妖藤守护的险峻之地,他立即毫不犹豫地下令修士们祭出火灵箭实施全面轰击。前后不过一顿饭的功夫,他们便接连攻破了第二、第三乃至第四重天然仙禁。

随着夜幕降临,手中所剩的火灵箭也寥寥无几。张环不敢掉以轻心,果断下令停止攻势。在已夺取的数重仙禁要隘处,他留下充足的修士驻防后,将其余人马召回修炼营地,继续炼制火灵箭矢。

那一晚,小黑山分支舵主张恒屡次企图组织反扑。然而,在失去地利优势之后,他麾下的红莲妖藤兵士,因法宝简陋、修炼不足且斗志低迷等问题暴露无遗。

尽管部众中有诸多香主、堂主皆修为高深,但他们与战场上身经百战的镇戍军老兵相比,在实战经验上,终究相去甚远。

而那镇戍军的老兵们,从来不会单独面对红莲教头目。每次出击,至少三人以上结成阵势应敌,并在阵后配置有精通箭术的修士及操控毒雾的符咒师,时刻准备提供支援。

历经一夜激战,红莲妖藤兵士未能夺回任何一个仙禁要隘,反而白白损失了两名堂主、三位香主以及众多兵士。

相比之下,宋军方面的伤亡人数可以用屈指可数来形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罢了,仙子,趁着宋军兵力薄弱,尚未封锁后山通道,我们快些撤离吧!”分支舵主张恒意识到坚守下去已毫无意义,遂与众未亡堂主一同求见叶凌莲。

“没错,仙子,若再不离开,我等兄弟恐怕都会葬身于那火灵箭矢的毒雾之中!”一直视叶凌莲为偶像的锐金营队长何常在,此刻也是满脸颓然,站在张恒身旁低声附议:“我们若是撤离,至少还能将官军的情报传递给其他分支,并最终传达至总舵。让其他分支舵主、教主和法王得以及时采取应对之策。否则的话,接下来的分支肯定还会重蹈覆辙!”

“正是如此,仙子,再拖延下去就来不及了!”

“我辈生死不足挂齿,但决不能让圣教再不明不白地遭受失败!”

……

其余几位堂主亦纷纷发言,围绕着叶凌莲,纷纷恳请她率领众人撤离此地。

在此刻,素以智谋过人的红莲教仙子叶凌莲也陷入了绝境。

火灵箭爆发出的炸裂声,她在昨日午后听得真切;火灵箭释放的毒雾也曾让她头晕目眩。

她明白这些火灵箭无疑出自齐凌之手,原理与火炎枪类似。然而,正如之前遭遇火炎枪时那样,对于如何破解应对之策,她依然束手无策!

“撤退吧,陈恒,你带领弟子们从后山突围,前往环州分支暂时躲避。待成功摆脱官军追杀后,务必派人如实将这里发生的一切上报总舵!”眼见再不答应众人要求,自己即将成为众矢之的,叶凌莲当机立断,作出了撤离的决定。

第十一篇

仙爆

三日后,镇元军修炼营地。

"蓄力,燃灵火,发射!"随着张环一道法旨落下,五百名修炼箭术的修士同时引动体内灵气,化作一支支蕴含火焰之力的破空箭矢,朝着百丈之外的目标区域疾射而去,瞬间,天地间仙爆之声不绝于耳,灵气紊乱,浓雾翻腾。

尚未等仙爆余波消散,镇元军丹田境督军李继和便推开试图阻挡他的亲卫,身形犹如离弦之箭,自高台之上跃下,踏入那目标区域之中,一头银丝飞扬,其矫健身姿更胜青年修士。

"督军大人小心!或许尚有未熄灭的灵焰!"

"督军大人脚下留神,避开那些隐秘之地!"

"督军大人当心被受惊的灵兽冲撞!"

……

诸多执法使、玄武尉纷纷紧随其后,生怕稍有不慎,自家督军遭遇危机。

也难怪他们会如此紧张,五百支蕴含灵火的箭矢齐发,那威能竟似天雷轰顶,令人胆寒。

事先布设在目标区域内的草人傀儡,此刻早已无法保持原样,不是被炽热的灵火焚烧殆尽,便是被无影无形的神通之力撕裂成碎片。而预先置于其中的各种灵兽,不论是铁骑马匹、蛮荒牦牛,还是健硕骡子、沙漠骆驼,皆被这突如其来的仙爆吓得失去了心智,身上披挂的一层焦黑皮毛昭示着恐惧与混乱,即便随军驭兽师拼尽全力也无法将其制服。

"这是仙爆灵火,这他娘的就是仙爆灵火!"

镇元军督军李继和如痴如狂,双手握起一块被烟火熏黑的土壤,向着围聚过来的执法使、玄武尉们大声喝道,既是质问,又是宣泄,对于他们的回应充耳不闻。

“此乃紫炎丹火,制炼控儡符矢之必备。汴京城内,即便是寻常市井戏耍之处,亦不乏其踪影!尔等这批愚昧之徒,竟无一人想到将其封入纸鸢,附于箭羽之上。”他随手掷落一片焦黑土地,继而又拾起一根被烈焰熔断的箭簇,高举在空中,嗓音响彻四方,两道沧桑泪水自眼角滚滚滑落。

“只需五百支此等符矢,足以令敌方战马陷入恐慌之境。若老夫调动三千羽箭手临阵齐射,何惧那当项铁鹞子?更何需担忧辽国铁骑之威?尔等这般愚蠢,竟无人能思及此举!”

“老夫在研习控儡符矢之道,早已历数十年风雨,而尔等尚未出世之时,老夫便已沉浸其中矣!”

“此紫炎丹火,老夫操持半生,未曾将其妙用发挥至实处……”

……

各指挥使之辈与虞候众人,纷纷侧目,每个人面上无不流露出痛心疾首与愧疚之意。

回首去年那场惨烈的大败,实在让人刻骨铭心。尽管镇戎军英勇卓绝,抵挡住了当项铁鹞子的疯狂攻势,并且成功地掩护了其余四路败退的友军安全撤退,然而那尸横遍野、血染疆土的一幕,至今仍频繁侵扰着众人的梦境。

五路大军,算上战兵与辅兵,总数将近二十万之众。出征之时,士气如虹直指九天;归来之际,却是人心惶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那一役,沙场上直接战死者逾一万之众,伤者则是亡者三至四倍,而成为俘虏的更是超出侥幸逃生归来的数量。

大部分伤亡,皆发生在军队溃败后的逃亡途中,多数死伤皆因未能摆脱当项铁鹞子穷追不舍的斩杀。

而大军崩溃的源头,则始于前锋无法抵御当项铁鹞子的第一波正面冲击!

自去年战败以来,时光荏苒已有一年之余。直至今日,大宋将士中尚无几人敢于再度提及与当项部族争夺疆场之事。

除非能够拥有一样规模与训练水准的骑兵部队,或是装备十万余名重甲步卒。否则,要在正面战场对抗并击败当项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