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第119章 预防未然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今夜三位皆不去巡营吗?”已至掌灯时分,李昭亮、李昭逊、张环三人仍逗留在齐凌屋内,谈天说地,丝毫没有离意。

齐凌被众人吵得心烦,忍不住开口请客。而李氏兄弟与张环却浑不在意,先谨慎地瞥了窗外,随后笑道:“无妨,吾等皆已向家父告假,这几日将紧随你后,趁你未赴任前,多习些本领!”

“齐兄,不瞒你说,自小至今,仅闻寇老前辈让他人折腰。能在寇老前辈面前讨价还价,最终获利者,你是首例!”

“适才闻人言,你与寇参政议价,张某惊惧不已。今夜,无论如何,也得多在兄处停留片刻,壮壮胆气。”

“他欲以我为诱饵,我借此为自己争取些好处,有何不妥?”齐凌与三人相熟,坦诚道出心声,“岂能因他是寇参政,便必须答应他的要求?我以往并未欠他情分。”

“好,好,仅此言语,张某今后对你心悦诚服!”张环闻言,当即连声称叹,拱手示敬,“若我处你之位,宰相言需用到我,别说做县令,就算让我乔装乞丐,我亦眉头不皱。”

“故此,你注定无法与齐兄相较!”李昭逊微笑推了他一把,低语插入,“无论面对宰相,还是门卫老兵,态度始终如一。”

“家父曾言,单凭这份气概,便值得吾等兄弟向你学习。见贤思齐……”

"罢了,客套之言无需多言。若诚心效仿贤能,三位可一同加入刑狱司,共谋大道!"

齐凌微启双眸,适时截断了谈话,向三人抛出诚挚的邀请。

"按常理,你担任刑狱司判官,我俩自当竭力襄助!"

李昭亮笑容收敛,正色道,"然则,我俩一去,祖父身边便少了一臂之力。再者,如今我俩之职已高,若真至你处,反会削弱你的威望。”

"战场上虽是同生共死的兄弟,但在刑狱司却不适我二人。况且,你欲建自家势力,应让人得以晋升,而非贬低。否则,日久必失人心。"

"张某亦有此意。愿助你一臂之力,却又不宜亲身前往。但张某部下的兄弟,任你挑选,尤其是武二,他曾受你救命之恩。若有你引领,他们必全力以赴,且武艺超群。"

三人言辞各异,但寓意相近,皆表示自身不便助阵,却可举荐良才。

以齐凌的洞察力,岂会不理解他们三人的真心。自己突遭提拔,所面临的敌手又深藏不露。因此,在刑狱司确立无上权威,行事才能顺风顺水。

李昭亮、李昭逊兄弟原职便高于他这刑狱判官,即便二人愿意降职效劳,也不可能降得太低。

如此,刑狱司便会有三位上司,就算关系再亲密,也难防下属趋炎附势,各自投靠。长此以往,兄弟间定会产生间隙,损伤情谊。倒不如一开始就避免聚合。

同样的道理,张环亦是如此。虽他仅是校尉,却深受李继和的赏识,前途在镇戎军中一片光明。

若真的进入永兴军路刑狱司,前景未必胜于军中,且齐凌也难以安置其位。

"三位所言极是!"

齐凌深知三人肺腑之言,便直截了当地对李昭亮、李昭逊、张环三人拱手道,"不过在组建团队一事上,还请三位多加指点。实话说,与寇相讨价还价时我心中尚定,但真正抬价之后,我内心反而忐忑。若找不到得力助手,别说是否辜负寇准与李都监的期望,能否保全自身,都成问题。"

"我等不便同行,但前些时日随我们旁听的族人,你可以随意挑选。"

"我会将他们在军中的职位抄录一份予你,尽量从低阶职务选起,他们进入刑狱司便是高升,心中定会感激你的提拔。"

"古语有云,同舟共济者亲如兄弟。齐家虽无众多子弟,却定有未入世的亲戚或是师长辈中深思熟虑的智者,可前来辅佐于你。此刻,切勿顾忌过多,速写书信,请令祖宗助你一臂之力。”

"都尉武二曾受你救命之恩,始终铭记于心。再者,都尉周庸与邵俊两位,近来负伤未愈,不宜再涉险战。此三人若为你的亲信,擒贼平寇,必然胜过寻常捕快。”

……

李昭亮、李昭逊、张环三人,之所以滞留在他的居所,本就存着为自家人铺路的考量。于是,他们也不客气,直接开始列出人选。

然而,最关键的职位却留白以待,留给齐凌自行斟酌。

尽管朝廷反复调整提点刑狱司与转运司的关系,但不可忽视原有的刑狱官员,齐凌也不能轻易剔除他们。

故此,李氏兄弟与张环还需为齐凌筹谋如何体面地架空这些人,使他们保有官职,却又无法干涉新体制的运行。

如此忙碌商议间,三兄弟直至深夜亥时,才为齐凌勾勒出大致的构架。

为防齐凌接手提刑司后遭遇危机,李昭亮果断决定,挑选一百多位前阵子战斗受伤但未致残的老兵,派遣至永兴军路提刑司,担任底层捕快和射手。

如此,即便有人在齐凌调查时冒险挑衅,短期内也难以威胁到他。

而镇戎军回归汴梁之际,定会以战后安定为由,留一部分将士驻扎在京兆府的营地,随时听候寇准调遣。

因此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