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大汉小吏》

第35章 朕断言:樊千秋大祸临头,不见也罢!

《大汉小吏》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桑弘羊苦思冥想片刻,才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类比。

“这考试如同陛下策问,但所问都是微末之学,字怎么写,数怎么算,重实用。”桑弘羊小心地遣词造句道。

“如此看来,是为更好地征收这市租吧,征收市租,记录出入货物,都要能写会算。”刘彻自己给出了答案。

“少郎君看得通透。”桑弘羊说道。

“少郎君,前面就要到大昌里了,是再看看,还是直接去里市?”一直沉默不语的卫青指着前方问道。

刘彻抬头向前看去,大昌里的闾门就在眼前不远处,与刚刚走过的安定里相比,这里更热闹了许多。

从刚才到现在,他对这个樊千秋越来越好奇了,很想要见一见对方,最好能畅谈。

可是,他现在又有一些犹豫和迟疑。

若只看此人户籍簿上的身份,他不过是这长安城无数出身低微的市籍黔首之一。

可是这一路走来,见到的事情和听到的事情,让刘彻觉得此人不是一般的黔首。

看起来只是一個在私社中打混的市籍坐贾,但他做的却又都是官吏该做的事情。

更是比大部分的官吏都要做得好,做得妙。

而且其中许多举措,暗暗符合刘彻心中所想。

威震宵小的诛九族之刑,组建监察不法的夜鸮,大力征收乡里的市租,简拔精通算学之人……

樊千秋在清明北乡的这些举措,让刘彻大有启发。

这些举措,都可以改一改,搬到朝堂去试上一试。

若是放在以前,刘彻回宫之后,会立刻下诏,将这樊千秋征召入宫,让其到宣室去君臣对策。

但现在,刘彻觉得此人与董仲舒、主父偃、司马相如这些贤良文学都不同。

樊千秋身上的本事,恐怕还不只已经展露出来的这些。

刘彻还未完全控制住朝堂上的局面,想要做成一件事情,仍会有许多掣肘。

他是天命在身的天子,是上天在这人间的化身,自然地位崇高,无人能比。

可是,朝堂的大权,却并不在他这天子的手中,而是在丞相的手中。

倒不是因为当今丞相田蚡是太后的兄弟,是自己的舅舅,所以才权力过大。

而是因为几十年传下来的成制所造成的局面。

西汉肇建至今,丞相的地位就非常高,能拜相之人最后都能封侯。

虽说朝堂上有三公,但太尉一职常年虚置也无实权,御史大夫更是丞相的佐贰官,所以丞相一人独尊。

大汉名义上实行的是“三公制”,实际上实行的却是“丞相制”。

丞相不只地位高,权力也极高,职责甚至到了“无所不统”“无所不包”的地步。

天子在朝堂上要对重要朝政进行决策时,都须与丞相及百官集议,不能独断乾纲。

天子只可以提出施政的方向,却不能直接插手,具体施政的步骤都要委托给丞相。

国家大事,丞相不愿意做,天子绝对做不成的。

至于朝堂上的日常事务,天子就更是难以插手。

官吏的选用、百官朝议奏事、朝臣陟罚臧否、法律条令制定、郡国上计考课……

甚至还可以直接封驳天子所下的诏令。

这些都是丞相的权力和职责,而这相权几乎与皇权平起平坐,甚至更高一头。

刘彻亲政以来,在朝堂上做了不少事情,能做成的,都是得到了丞相支持的。

就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说,若非田蚡也是儒家的信徒,此事做不成。

现在,朝堂上除了有丞相田蚡的势力之外,还有前任丞相窦婴的势力……

这两股相权正斗得你死我活,留给刘彻闪转腾挪的空间并不多。

他辛辛苦苦征召到未央宫的人才,都没有被委以重任,只能暂时当清闲的幕僚。

这樊千秋是一个干实务的人才,不应该那么早入宫,而是应该留在民间历练历练。

待朝堂上那两位“丞相”斗出一个胜负之后,刘彻施展拳脚的机会就多了。

那时候,樊千秋才会有大用。

更何况,刘彻也得再验一验他的成色,看看对方有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若此子有真本事,朝堂上适合他的官职多得是,若没有真才实学,埋没了就罢了。

“今日看的奇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