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大汉小吏》

第152章 樊大游览富人区,小吏独闯丞相府!

《大汉小吏》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三日后的午时,樊千秋巡查完三乡辖地之后,便骑马赶往了尚冠里。樊千秋闯入富人区,城南的人,好富啊,

按照功曹蒋平安与樊千秋所说的成制,他本该到长安县寺告归,然后才能离开辖地。

但是身为游徼,一日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要在闾巷中游走,有极强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倒也不必次次都告归。

更何况今日是丞相相邀,就算有人知道,亦不会告发;就算告发,亦有借口可搪塞。

所以,樊千秋自然走得很坦然。

尚冠里虽然位于未央宫的东边,但是并不归“未央乡”管辖,而是划归西门乡管辖。

西门乡管辖着三个里,分别是尚冠里、尚衣里和尚书里。

偏东的安门乡也管辖着三个里,分别是尚浴里、尚食里和尚席里。

这六個里的名称刚好来自少府官员“六尚”——都是天子的近臣。

光看名字,便知它们的地位与其他乡里不同,因为两乡位于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许多重要的官衙就在此处。

住在其中的居民自然也不会是务农经商的普通黔首,而是大大小小的官吏,其中又以尚冠里居民的地位尤高。

樊千秋骑马甫一进入西门乡和安门乡的乡道闾巷,就立刻被两边那些越来越奢华恢弘的庭院,吸引住了目光。

长安城有很大一部分区域是宫殿、府衙、郡国邸和祭祀庙宇,而后再大致分成两个部分——富人区和贫民区。

富人区又有两部分:一是城南的西门乡和安门乡,二是未央宫北侧被统称为北阙甲第的四个乡。

贫民区分成三部分:一是万永社最初占据的三个乡,二是城东?城之内的五个乡,三是北城郭剩下的两个乡。

樊千秋涉足的八个乡,都是妥妥的黔首之乡,住在其中的闾右豪猾,放到富人区,其实也不过平平无奇而已。

眼前这些宅院哪怕有深院高墙做遮掩,但其中亭台楼榭仍然会露出其奢华的一面,让马上的樊千秋啧啧称奇。

这还是他头一次涉足长安的富人区,自然看到什么都觉得是大开眼界。

尤其是那些用来瞭望警戒的望楼,比南北清明亭的望楼还要高上许多,远远超出了防守自己院落门户的用度。

大汉天子在这点上还是非常开明的,放在后世任何一个朝代,敢修那么高大的望楼院墙,早就被皇帝忌惮了。

樊千秋一边骑在马上四处赏望赞叹,一边就想到了一些还未发生的事情。

这长安城看起来非常恢弘,但在原来的时间线上,也还只能保持百多年。

从两汉之间开始,长安因战乱开始逐渐衰落,地位逐渐被关东的雒阳所取代,日益衰落,失去了国都地位。

到五胡十六国时,长安历经几轮洗劫,竟沦落到了“户不盈百,墙宇頽毁,蒿棘成林”的地步,令人唏嘘。

这座雄城往后又等待了几百年,直到大唐建国之后,才逐渐恢复昔日风采,再次成为欧亚大陆的第一大城。

樊千秋不知道随着自己的到来,长安城的宿命会不会改变,是能摆脱中途几百年的衰亡呢,还是更加破败。

心中带着这份有些沉重的思索,樊千秋终于转入了家宅更为繁华豪奢的西门乡。

当他抬起头来,想要寻路前往尚冠里的那一瞬间,他忽然在西边看到了一座山!

这座“山”毫无征兆地出现在官道的尽头,直接闯入他的眼帘,因为过于巨大,让他有一瞬间几乎要窒息。

很快,他才发现那不是什么山,而是建在一座高台上的庞大宫殿群:光是封土垒起的基座高台就有二十丈。

建在其上的那庞大的宫殿群,更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从这高台底部到目之所及的隐隐约约的殿顶,恐怕有四五十丈那么高了吧。

这就是未央宫!

高台建筑显得高大并不是因为宫殿楼阁高大,而是因为实心的基座高台高大。

虽然欠缺些许实用性,但却胜在高大宏伟,能让高台下的人感到敬畏和恐惧。

这就是大汉皇帝君权在建筑上的一种体现。

和刚才见到的那些宅院相比,未央宫是另一种存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