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大汉小吏》

第220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啊?

《大汉小吏》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可樊千秋也知道,自己只是二百石的游徼,想混到郎官的加官,还有不短的一段路途要走。

樊千秋的视线从人的身上收了回来,转而看向了那些造型相似的附属殿宇,但是却看不出任何门道。

这兰台到底在何处呢?想到此处,樊千秋只能转向身边那笑而不语的刘平求助。

“敢问大兄,这兰台到底在何处,不瞒你说,我是头一次进宫,寻不到路。”樊千秋两手一摊笑道。

“兰台藏有大汉各种档案和文书,廷议的时候,县官朝臣常常要查询引用,所以在未央殿右侧近处。”

“大兄,那你我现在便过去,如今是巳时二刻,昨夜的事情已过去了许久,丞相恐怕已快要知晓了。”

“不是快要知晓,而是已经知晓!”刘平此话没有说出来,只是似笑非笑地点点头,并未过多解释。

二人一前一后紧赶慢赶,在众郎卫的注视下,他们又在高低不同的阶梯上行了几趟,终于抵达兰台。

兰台的规模不大,是未央殿右后方一处静谧的独立的院子,距离未央殿不过几十步,位置非常险要。

再次向把守此处的郎卫出示了通行凭证,二人终于被放行,然后又被引入院中等待御史中丞的接见。

樊千秋站在兰台的院中,不禁在心中摇头苦笑,从进入未央宫开始,他已经记不住被盘查多少次了。

不少朝代都曾发生过平民挟凶器闯入宫禁之事,能发生这种荒唐事,可见那个朝代到了日薄西山时。

有一句话说得倒是不错,崩溃不是从一处开始的,而是从每一次处开始的。

从这层层严查就能看出,如今的大汉正处于国力鼎盛的上升期,根基稳固。

苦笑之后,樊千秋立刻就看见了院中那棵高大的柏树以及柏树上的乌鸦巢。

从唐朝开始,御史台就因为院中种有柏树,柏树上又会有许多的老鸹建巢,所以被称为乌台。

樊千秋倒是没有想到,作为御史台前身的兰台竟然从汉代开始就有柏树了。

“刘使君,敢问如今的御史中丞姓甚名谁?”樊千秋偏头先多问了一句。

“名叫聂万年,五十多岁,是个敦厚之人。”刘平笑着说道,似有深意。

“聂万年?”樊千秋在心中琢磨片刻,对这名字没有任何的印象,“敦厚老实,可做不好御史中丞。”

“贤弟此话倒是说得很准,敦厚老实之人放在御史中丞这位置上,不仅会毫无建树,他亦如坐针毡。”刘平同意道。

御史大夫不仅有监察百官的职责,更有协助丞相处置所有朝政的职责,还要管理御史大夫寺日常的运作,自然繁忙。

于是,在御史大夫之下设有两丞,一丞为御史丞,一丞为御史中丞。

御史丞协助御史大夫处理其余政务,而御史中丞则带领侍御史专管百官的弹劾:前者主管后勤庶务,后者主管业务。

两丞的职责权势孰轻孰重,自然一目了然。

在之后的几百年里,御史大夫几次有变革,御史丞和御史中丞亦去往不同方向。

御史丞很快被撤销,御史中丞权责则日盛,最终竟取代御史大夫,执掌御史台。

而在未来几年之后,大汉会设置刺史一职,这十三州刺史,也由御史中丞管辖。

樊千秋起了些贪念,这御史中丞可是重臣,若是能当上御史中丞,也是极好的。

“大兄,既然这聂万年不适合当御史中丞,为何县官又让其出任,岂不是会尸位素餐?”樊千秋极不解地小声问道。

“这聂万年,是田蚡如夫人的兄长。”刘平原本的笑脸沉了下来,似乎很不悦。

“……”樊千秋的心亦立刻沉下来,他想过韩安国会是田氏一党,但是没想过御史中丞不只是田氏一党,更是亲戚。

“怎么,贤弟脸色变了,是怕了吗?”刘平似故意挑衅地笑问道。

“怕?那倒是不怕的。”樊千秋摇了摇头笑道,“县官就在此处的百步之外,料想他也不敢指黑为白,更何况……”

“何况什么?”刘平接着问道。

“何况今日我只想把事情闹大,让田家颜面皆失,让县官有個机会下诏书训诫田蚡无德,能不能让田恬下狱不打紧……”

“今夜寅时在娼院闹得够大了,今日辰时在长安县寺闹得够大了,如今在兰台闹上一场,也就都齐全了……若县官……”

樊千秋说到此处就停顿了片刻,他意识到自己有些失言,并未往下再说。

“若县官如何?”刘平竟然将此话接了过去,似乎想听樊千秋往下讲完。

“大兄啊,此话有些孟浪,你切莫告诉县官,”樊千秋笑了笑接着说道,“若县官不是昏君,当借机下戒书斥责丞相。”

“你闹了三场,就为了一封戒书?未免小题大做了吧?”刘平反问一句,脸上露出不悦之色。

“一夜风流、三场闹剧,加上县官戒书,丞相威望受损,更会天人共怒,届时自会有灾异降下。”樊千秋得意地说道。

“天人感应?灾异变化?”刘平脸色越发难看,他对樊千秋的回答很不满,“你寄希望于天罚,未免太过于行险了吧?”

“大兄……”樊千秋本想继续往下解释,但是看到刘平忽然难看的脸色,他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大兄恕罪,我方才是胡言乱语,丞相失德只是第一步,我之后有安排。”樊千秋连忙改口说道。

“那样最好,妄谈天人感应和灾异变化,易遭祸事。”刘平脸色稍好,不管樊千秋后手为何,他都会下戒书削弱丞相威严。

“大兄提醒得是,我等寻常人,不宜妄谈阴阳灾异。”樊千秋补充道,他快速地理了理思绪,提醒自己不当如此放松懈怠。

当二人之间有一些冷场的时候,一个小吏从正堂走了过来,他上下打量樊千秋二人一番,傲慢说道:“使君让尔等上堂。”

“诺!”樊千秋答完后,就跟着小吏往前走,来到了正堂。刘平不能跪拜御史中丞,所以并未进去,只是沉默地站在堂外。

樊千秋迈步走进正堂后,发现堂中已是一副升堂的架势了。以御史中丞为首,四个侍御史、两个书佐和众御史卒各就各位。

看着此情此景,他心中立刻又多出了几分不祥的预感,自己是来弹劾犯官的,怎么看起来自己倒像是那要被审讯的犯官呢?

聂万年的屁股果然歪啊。

“下吏长安县寺樊千秋,敬问御史中丞聂使君安。”樊千秋立刻按礼制下拜,状貌甚恭敬,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本官先前已收到御史大夫寺转递来的事由文书,想先问问你,你这长安县游徼不巡查街面,来告劾犯官作甚?”

“回报使君,下吏昨夜追缉大盗至建章乡长寿里,遇到中郎留宿娼院,此乃为官失德的大事,故拿住送来告劾。”

“嗯?你拿到的是何人?又要如何告劾呢?”聂万年一直没有让樊千秋站起来,声音中也听不出什么情绪起伏。

按大汉成制而言,天下臣民都可通过公车司马室直接向皇帝上书,但所有的上书仍要先经过御史大夫统一整理。

但是与此同时御史中丞还专管弹劾官员之事,不管是谁发现官员不法,都可以先来兰台上报,由御史中丞弹劾。

樊千秋告劾田恬,走这两条路子都能行得通,但前者极容易石沉大海,递上去的上书说不定会被御史大夫拦下。

直接到这兰台来,风险确实大了一些,却也可以把事情闹得更大一些,对樊千秋而言,这是一个更划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