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第6章 我真是天才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明。

洪武三年。

五更天,早朝。

奉天殿前。

群臣依据品级排列好队列,潘隆云站在队伍中,心中激情澎湃,脸上却平静如水。

在扬州回京的路上,他是一刻也不想耽搁,几乎是快马加鞭回到京城。

他抬头看了一眼刘基方向,在回来的路上,他已经想好了对策,自己这边就算搞了杨宪,也绝不会引起刘基以及浙东党的怀疑。

“太子到!”

太监尖细的唱和声,打断了潘隆云的思绪。

“太子爷!”

“拜见太子!”

台阶两侧的官员纷纷给朱标请安,潘龙云同样低着头。

朱标一路笑着和群臣打着招呼,最终缓步走到殿门前。

整个过程,都让人如沐春风。

年仅17岁的朱标,此时已经充分展现出属于他特有的人格魅力。

他来到殿门口,看着早已在这候着的几位弟弟,露出了慈父般的笑容。

长兄如父。

不说朱樉、朱棡,此时年仅11岁的朱棣也已经初露英姿。

“大哥。”

朱标笑着拍了拍两个弟弟的肩膀,站在高处回头朝着群臣其中一个方向看了一眼,马上就收回目光。

他清楚御史潘隆云是从扬州回来的。

他很想知道,几个月前,那个能连夜奔波百里买回一只报晓公鸡只为整个扬州有一声报晓之声,之后又为了百姓,宁可赌上自己的青云之路,也要将公鸡宰了炖汤的那个家伙。

如今把扬州治理的怎么样了。

当时应该尝一尝那鸡汤滋味的。

朱标脑海里忽然冒出这个念头。

“开朝!”

太监唱喝声从大殿内响起,奉天殿大门缓缓开启。

潘隆云两眼冒着自信的光芒,跟着群臣的队伍中,鱼贯进入大殿。

大殿之上,朱元璋已经高居龙座之上,俯视着众大臣。

对于朱元璋的早到,众人脸上没有露出丝毫奇怪的表情,仿佛早已习惯如此。

“天辅有德!”

“海宇咸宁!”

“圣躬万福!”

群臣三呼。

朱元璋微微抬手。

“诸卿平身!”

“谢万岁!”

简单礼毕后,潘隆云随大流起身,下意识抬头,发现自己竟然意外迎来了朱元璋含笑投来的期许目光。

潘隆云身子不由自主颤抖起来。

竟然能够得到圣上额外的垂青。

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潘隆云就越发期待了。

按照流程。

朱元璋先是召见了即将离京的大臣,然后询问了边防战事。

“伯温啊,先前派下去暗中考察各地的御史们情况如何了?”朱元璋开口问道。

“按负责考察省份之远近,除了云贵等地外,此时大部分均已经在回京的路上。负责扬州府的潘大人,是第一个回京的。”刘伯温开口道。

见刘伯温提到自己,潘隆云连忙正了正身子。

果然下一刻。

朱元璋就开口道:“潘隆云,那就把你在扬州的所见所闻说说吧。”

潘隆云跨列而出,躬身行礼,起身回禀道。

“禀陛下,杨宪署理扬州后,不建衙署,将六千余两府银全部用于为返乡农户安家,至今扬州府仍是三面断壁,一片草顶。知府杨宪仍然在那幅石案上理政。”

听了潘隆云的话,群臣们脸色各异,一些人开始窃窃低语。

浙东党官员们一个个腰杆挺直,脸上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淮西一党的官员们则是有些坐不住了,他们心中对此自然是不屑的,在他们看来这种做法就是沽名钓誉。

可他们知道老朱偏偏就吃这一套。

站在最前面的李善长眼睛微闭,面色平静,毫无波澜。

“好!”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听后果然脸上露出笑意,开口道。

咱果然没有看错人,这小杨果然是个爱百姓的人。

不过很快,潘隆云接下来的话就要让老朱笑不出来了。

“其二,杨宪将朝廷户部划拨的稻种,全部分发给了扬州境内数万百姓,百姓每户每月30斤粮食,官员这边按照职级分发。”

短暂的安静后。

群臣哗然!

“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