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第184章 北伐(4k)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第184章北伐(4k)

“有了这些纸壳子弹后,军士们装填弹药的速度将会再往上提升一个阶层。这样一来,四皇子殿下创立的洪武枪阵原本为了掩护士兵装填所用的精妙设计,反而成了负累,无法最大化发挥洪武步枪的火力优势。”杨宪看着朱元璋、朱标他们开口说道。

这道理很简单,朱元璋他们又都是军事高手,想了一下,便是点了点头。

朱棣也终于是释然接受这一结果。

毕竟非战之罪,他并没有输在能力上。

“那杨卿方才提到的新的战阵又该如何做?”朱标开口问出了关键。

杨宪笑道:“很简单。”

“采用标准的线式队形,三列或两列战斗横队,以三列为例。当部队以三列展开时,三列士兵依次齐射,后退装弹,再次齐射,每一列士兵分别保持站姿、跪姿,后退装弹的姿势。这样就能最大程度保证火力的密度与连续性。”

杨宪看了一眼身旁的朱棣,嘴角微微扬起,开口笑道:“这新的枪阵并不复杂,我相信以四皇子殿下的能力,既然能够创出洪武枪阵这么精妙厉害的枪阵,训练神机营的这些军士快速掌握并不困难。”

察觉到朱元璋的目光,朱棣挺了挺胸膛,自信道:“就放心交给我吧。”

看到朱棣的反应,杨宪笑了。

此时年轻的永乐帝,还没有完全褪去属于孩子特有的那一分稚气。

只有经历过血与火的历练,才能够让他快速成长。

让他一步步成为那位纵横漠北的塞王。

原时空,在这一点上,他的老丈人徐达帮了朱棣很多。甚至日后他起兵造反,很多班底都还是徐达给他留下的。

而这辈子朱棣能够成长到何等地步,只能看他自己了。

洪武步枪的威力,朱元璋和朱标是亲眼见过的,而在大明军队战斗力这件事上,朱元璋也从未有所怀疑。

接下来便是后勤保障。

这件事,事实上早就已经在开始做了。

十天前,就不断有满载粮草的轨道列车驶向北边。

而相关谋划则是要更早,从一年多前,铺设通往北平城的轨道那一刻开始,朱元璋便已经为了此时此刻做准备。

扬州城,列车站站台前。

看着装满数万斤重的粮草,从京城,途径扬州,继续往北方疾驰而去。

“粮草准备的怎么样了?”朱元璋开口问道。

朱标有些兴奋道:“这一切都要多亏杨卿,列车运输省时又省力,这些日子运输的粮草,已经足够大军一路打到漠北都不在话下!”

不怪乎朱标如此兴奋。

要知道往日运送粮草,光在路上损耗起码都是三四成以上。

传统的运粮方法,朝廷需要派出专门的护粮队,这些护送队伍他们本身自己也会消耗粮草的,在大批量运输的时候护送队员也会增加,继而这一路下来消耗的粮草也会非常多。如果在路上遇上什么极端天气、天灾人祸的,那就更完蛋了,损失一半都算是小的。

走海路甚至出现过船翻,所有补给全部损耗的例子。

如今这笔损耗却因为轨道列车的发明,而彻底节省了下来。

不仅如此,运输时间反而比以前快了三四倍都不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知道在古代粮草可以说是一场战争当中最重要的因素。

因为古代打仗大多是很长时间,谁能熬到最后谁就是赢家,粮草是维持士兵打仗的关键。如果粮草不足,士兵得饿着肚子就没有力气打仗,甚至还可能引起哗变。

原时空,徐达与王保保的几次交手中,就曾经吃过粮草短缺的亏。

“事实上轨道列车还能改进。”杨宪开口笑道。

“还能改进?”朱标开口问道。

杨宪点了点头,接着开口道:“如果我的最终设想能够落地的话,那么一趟列车下来,就能直接运送上百万,乃至上千万斤的货物。到时候,也无须像现在这样要提前几天开始运粮了。”

上百万,上千万斤?!!

朱元璋、朱标他们听呆了。

如果换一个人站在他们面前说这种话,怕是直接让人给叉出去了。

也就只有杨宪说这种话,才有效果。

可也正是杨宪说这话,才让他们感到震惊。

因为朱元璋他们知道杨宪并不是在空口白话,在吹牛。

这几年下来,杨宪所说的每一件事情,最终都做到了。

“上百万,上千万斤重的货物,即便是有轨道的帮助,那得要多少匹战马才能拉动?”朱标震惊道。

不,应该是无论多少匹战马都拉不动吧。

“用马自然是拉不动的,到时候得采用其他的动力,采用火力。”杨宪笑了笑,接着开口道。“而且这些枕木的车轨到时候也不能再用了,得重新换成百炼钢的铁轨,”

原本朱元璋还想着无论杨宪提出什么要求,他都给提供,因为一次性运输百万斤重的货物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可一听到,所有轨道都要换成百炼钢的铁轨,立马就放弃了。

对如今的大明来说,枕木的车轨能够铺设全国,已经就谢天谢地了。

要是全部改用铁轨,得用多少百炼钢啊。

要知道百炼钢朝廷是用来制造兵器用的。

根本没有余量,用来生产如此大规模的铁轨。

杨宪心中自然也清楚这件事,因此到时候灌钢法还得进一步改良,只有从根本加大钢铁产量才行。

此刻在朱元璋、朱标看来还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却已经在杨宪的规划之内。

这几年,基础积累的差不多了。

等到这次北方战事一定,将漠北草原正式纳入大明治下后。

杨宪决定加快发展的进度,如果说原本的大明是一辆正常奔走的马车,这几年因为杨宪的到来,变成了如今的疾驰的轨道列车。

那么杨宪要做的是将大明彻底变成一辆轰鸣的钢铁巨兽。

将萌芽的西方科学的脖颈,一口咬断。

这个时空,有他在。

那长达百年的近现代的屈辱将不可能出现。

杨宪的目光,显然已经不仅仅只是落在北边的那片草原。之后西进和出海也必须安排在日程上了。

“杨卿,杨卿?!”

朱标的声音忽然从旁边传来。

“太子殿下。”

“杨宪怎么突然愣神了,在想什么呢?”朱标开口问道。

回过神来后的杨宪笑着摇了摇头,开口道:“在想着日后扬州城该如何继续进一步发展。”

心里想着的是大明,嘴上却只说扬州。

“不管再怎么发展,都得需要钱,需要很多的钱。”朱标脸上露出一丝尴尬,接着开口道。“就像杨卿方才提到的用百炼钢铺设铁轨一事,如今国库是根本无法负担,就算它真能做到,一次性拉上百万斤重的货物也没有用。”

在朱标看来,反而是大明的国力,阻碍了杨宪施展才华。

他心里想着的是,日后如何努力才能做到不让国力原因,拖累了杨宪的发挥。

在朱标眼中,杨宪就是实打实的大明国师。

朱元璋将自己儿子脸上的神情看的一清二楚,他忽然开口道:“杨宪,这次北伐由你领军,只是和前次不同的是,前次你只是挂名,这一次天德将不会随行。也就是说将会是由你一个人完全带兵打战,当然老四与你同行。”

这是朱元璋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杨宪自然拒绝不了。

杨宪看了朱棣一眼,很显然他也和朱标一样,猜出了朱元璋下一步的动作。

只有朱棣本人,此刻还懵懂无知。

少年心性,也能理解。

而且这次北伐,要说危险,几乎没有。

毕竟杨宪身为三军统帅,用不着身先士卒,稳坐中军大帐就行。

身在北平城内的话,同样可以触发系统被动。

事实上,以杨宪如今的身体素质,完全用不着那么小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

北平城外,已经开始陆续出现少批的草原探子。

大战在即。

大明朝廷也紧张地运作起来,各大部门紧锣密鼓,配合默契。

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碰老朱的眉头。

洪武五年,初冬。

京城的列车站上。

这次的列车车厢里没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