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第220章 望远镜的妙用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第220章望远镜的妙用

海禁之后,弊病还有很多。

比如限制明朝与外界的交流与接触,使得大明朝在海洋技术和航海技术方面相对滞后。

与之相对应的,世界上其余国家不遗余力地通过海上贸易和探索,不断积累和发展新的科技和知识,反而会推动他们的经济发展。

当然如今有杨宪这个世界文明科技中心在,这些反而是最次要的。

杨宪在哪,哪就是文明科技起源地。

交不交流问题确实不大。

因此对于这些问题,杨宪只是粗略点了两句。

相较之下,他先前提的那两条弊端,才最为致命。

尤其是第二条,几乎像是直接洞穿了大明未来的国运。

朱标听了杨宪的叙说后,额头上满是冷汗。

他开始意识到禁海令的解除必要了,尤其是在开眼看过世界之后,对这一点就更加坚定。

而对于杨宪来说,如今明记在吞并沈家后,可以说已经成为大明第一商会。

海禁一旦放开,整个海贸,杨宪有把握能够直接掌控在自己手里。

那些江浙财阀在他面前什么都算不了,他本人就能成为那个最大的财阀。

如今这个世界没有贸易保护,想要占领各国的经济市场,对杨宪来说,简直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配合着朝廷远征战略,再加上明记商行的钱财与资源。

到时候,杨宪保证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比后世白头鹰还要多得多。

要知道现在可没有什么国际规则,就是完全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

也没有什么人道主义,哪怕就是种族灭绝这样的事情,在这个时代,也没有人会跳出来指责他。

这个时代,他就是自由的,只要他的能力够强。

朱标并未察觉到杨宪内心的波动,他拿上军工实验室最新生产的一批望远镜,和杨宪告别后,便准备起身返回京城。

回到京城后。

朱标第一时间进宫和朱元璋商量解除海禁的事情。

太和殿。

朱元璋批阅奏折,抬头看了一眼朱标,开口道:“刚从扬州回来?”

“是,父皇。”

“新的望远镜怎么样?”朱元璋随口问道。

“比之前的更好,能够看到的更远,也更清晰。”朱标如实禀告道。

“拿来给咱瞧瞧。”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折,脸上露出了笑容。

去年北伐回来后,朱棣和朱元璋禀报望远镜的事情后,朱元璋便是记住了这事。

在军事上,望远镜的作用毋庸置疑。

可在朱元璋看来,这望远镜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自从打下漠北草原,荡平云南、辽东的北元残余势力,之后又准备出兵海外后,随着国土面积不断变大,朱元璋也开始对自己对这个国家的掌控力开始产生了一些焦虑。

他脑海里已经有一个构想,而这个望远镜能够很好成为其中一环。

朱标拿出一根制作精良的黄铜望远镜递了过去。

朱元璋接过摆弄了一番,然后笑道:“来老大,跟我去试试。”

片刻后。

朱元璋趴在高高的皇城城门楼上,手持着先前朱标交给他的望远镜,眺望着皇城以南的地方。

“父皇这是?”朱标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开口道。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开口笑道:“老大,来,你来看看。”

朱标带着疑惑的神情,走上前,接过朱元璋手中的望远镜,看去。

画面中的景象让他感觉到有些熟悉,朱标皱了皱眉,终于是想了起来。

“这是韩国公府?”

一旁的朱元璋点了点头,感慨笑道:“杨宪发明的望远镜这玩意儿真神,隔着这么远的距离,李府巷的韩国公府却还是看得清清楚楚,就像是咱就在里头一样。”

有了望远镜,朱元璋就能清楚知道他手底下这些官员们每天都在家里干什么。

此时的朱标显然没有领会到朱元璋的意思,他跟着应和道:“杨卿总是能发明出这些神乎其技的东西。”

对于朱元璋来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