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第247章 超越谥文正的诱惑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历史充分证明,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是国家战胜各种重大风险和挑战的不二法宝,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飞跃的强大动力。

杨宪并不是不让朝廷动银行的钱。

而是必须得是借,而且是有借有还。

杨宪看着朱元璋、朱标父子,神情渐渐变得认真起来,开口道:“朝廷可以决定大明银行这些钱的流向,可以决定这些钱借给谁,收不收利息,收多少利息。朝廷要用甚至可以无息贷款,时间也可以贷长一些,可必须走程序,必须得还。”

“这是底线,否则天下必乱!”

朱元璋和朱标看出了杨宪的认真,了解杨宪的他们知道只有在真正事关国家的大事上,杨宪才会有这样的表情。

朱元璋和朱标二人都是神情严肃,点了点头。

杨宪接着开口道:“不止如此,还必须组建一支专门监管大明银行的队伍,这支队伍最好直接和陛下对接,只对陛下负责。他们的作用便是死死盯着大明银行每一笔大的钱款。”

“要确定这些钱是真的借出去了,而不是被管理大明银行的官员给偷偷摸摸转移走了。”

“大明银行里面的每一笔钱,都是百姓们辛辛苦苦的血汗钱。”

“我们必须要尽可能规避一切可能发生的风险!”

“大明银行承担着的是整个大明朝廷的信誉!”

这番话一出。

朱元璋、朱标父子,都是深以为然。

他们细细一想,只感觉杨宪方才所说,句句见血,而且连朝廷后续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全都给点出来。

朱元璋沉声道:“你放心,咱绝不会让任何人贪墨大明银行一分一毫!”

真有人敢干这事,真当朱元璋的刀不快了不成。

以朱元璋对付贪官污吏的酷烈手段,一定会让那些贪墨者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这一点,杨宪很放心。

接下来一段时间,为了筹措即将成立的大明银行,还有继续观察徐达的病情恢复情况,杨宪留在了京城,按朱标的说法就是能者多劳。

好在如今他在京城有了属于自己的府邸,不用住在太子东宫了。

要不然吕氏怕是又要对他偷偷扎纸人了。

半月后。

太和殿。

杨宪和朱标一起拿着设计好的新版大明宝钞,准备让朱元璋做最后的拍板。

整个设计过程,朱标都是有全程参与的。

朱元璋看过去,第一眼的印象就是宝钞变小了,他拿起其中一张纸,入手的时候触感与一般的纸张完全不同,脸上不由露出一个意外的神情。

“这纸的材质好似与以往不同”

朱元璋又试着将其放在手中弹了弹,发现质量格外的好。

一旁的朱标开口笑道:“禀父皇,这种纸张叫做钞票纸,是杨卿为了咱们新式大明宝钞特意发明的,用的主要原料是棉浆,因此纸张强度特别高,而且还有一定的抗水性。”

朱元璋点了点头,然后拿起手中的宝钞仔细看了起来,发现宝钞背面印着的是奉天殿,而正面赫然是他自己的画像!

上面,还有一个“壹仟文”几个大字。

原本杨宪是想用阿拉伯数字的,只是如今明朝阿拉伯数字根本就没有普及,只能因时因地制宜,做了更改。

至于面值,一千文相当于一两白银,日常流通使用的话,这个面值作为最大面值已经完全够用。

大额交易的话,完全可以用银行的存票来进行。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画像被印在大明宝钞上,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没有哪个帝王不希望自己流芳百世的。

直接印画像,可比以往印一个年号要来得直接得多。可以想象这个新版的大明宝钞一旦发行,那么整个大明的子民都将能够瞻仰到他的风采,不仅仅是现在,就连后世百姓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只要大明存在一天,之后无论过去百代、千代,他的丰功伟绩都不会被世人所遗忘。

这世上没有比这件事,更加吸引一个皇帝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