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第302章 建立政务员体系(4k)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第302章建立政务员体系(4k)

朱标忽然开口道:“杨卿方才讲过,想要真正解决胥吏之害,就是让那潭死水给流动起来。”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这道理朱标当然懂。

“杨卿方才说要打通胥吏的上进之路,让胥吏有希望上进。可就算不限制他们参加科举,以他们其中绝大部分的人实力也考不上新式科举,时间一长,这潭水不还是死水吗?”朱标开口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眼下这些读书人之所以会游手好闲、酗酒闹事,不正是因为他们这批人就是被新式科举淘汰下来的那批人吗。

既然如此的话,那么给他们参加科举的机会,还是没有用啊。

范围之大、人数之多,都是这些士大夫一时间无法接受的。

皇宫,太和殿。

独夫!

因此现在,李善长就是真正的文官领袖。

太和殿。

而杨宪如今要推的政务员考试,就是后世公务员考试。

“政务员考试题目,自然不用像如今新式科举这般困难,而是以选拔合适的政务员为目的。各班房衙门可以按照自己需求,向各自州府政务员考试院事先申请,他们需要何等专业人才,人数又是多少。”

这天下自文景以降,都是靠士大夫治理天下。

他想要不高兴都难。

“我们要彻底改变如今的胥吏模式,让朝廷也给这些胥吏们开一份工资,这些人拿了朝廷的钱,日后甚至还能在朝廷做官,既给了他们约束,也给了他们希望。我将其称为政务员体系,以后这些胥吏完全可以改一个全新的名字,便是政务员。为国家朝廷推行执行政务的人员。”

大明开国以来,文官们就没有如此齐心过。

杨宪方才只是指明了一条正确的路,其中很多地方讲得都很笼统,因此还是有一些细节的地方,需要朱标来慢慢补充。

官员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自然就开始展开行动。

原本平静的中书省顷刻间炸开了锅。

因此虽然将胥吏打入贱籍有朱元璋的乾纲独断,但是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地将此政施展下去,自然也少不了这些士大夫的推波助澜。

“诸位同僚,你们可是听说了?陛下听信了杨宪的话,如今正命太子殿下连同中书省各部筹备政务考试,说是什么,考试取吏,朝廷给钱。我听了中书省的同僚讲,新的政务员官吏条列,甚至还可以由吏升官!”

要知道在前元,他可是科举落榜的。

其中一名官员率先聊起了话题。

要知道他原本只是想要从杨宪这里得到如何安置那些书生的法子,没想到如今顺带着连潜在隐藏的胥吏之害都给解决了。

给了这些胥吏上升通道,等于是变相分走了他们的权利。

这些奏折的内容出奇的一致。

找到了解决办法的朱元璋,心情不由得大好。

这时听到内侍官的通报,说是韩国公求见。

“政务员,我们可以给他们设置各种级别,每三年提升一级,每年考核优秀,则是可以缩减半年时间。每提升一個级别都能够提高与之对应的俸禄,等到政务员级别提升到顶,便可以考核升吏为官。”

同时也让他们这些胥吏有了归属感。

收了士大夫的权柄,你老朱家靠谁来坐这天下啊!

上位啊,上位,你究竟要做什么啊。

“这样一来,胥吏之害自然迎刃而解。”

公选考试,顾名思义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考试。其招考对象为符合一定基本条件和专业条件的社会在职人员,对报考人员的政治、学历、专业、工作经历等条件要求较高。

“贱吏?胡大人的消息怕是太落后了,难道不知道陛下要把胥吏给抬出贱籍吗?”身旁另一位官员冷笑道。

新式科考对于这些读书人而言,是后世领导口中的大饼,是天上的月亮,欺骗一时可以,可终究无法欺骗一世。

选调生考试则是各组织各部门向各高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向基层工作,与公务员不同的是,选调生是各级领导干部后备选人和重点培养对象,从中选出优秀分子,逐级补充到各级领导干部队伍中去。

而朱标的大脑也在飞速地吸收杨宪所说的话。

不过是一切回到了最初的原点罢了。

见朱元璋即便是面对百官的劝谏,依旧我行我素,李善长眼里满是失望。

如今的新式科举,就是这种模式,选的是官。

直到这一次,推出的政务员体系。

士大夫的傲慢,在骨子里就鄙夷这些只是“粗通文字”的胥吏。

有些是站在天下士子的角度,说科举取士,读书人寒窗十年苦读,一举跃龙门,才有官做。如今那些胥吏,不用通过科举考试,也有了当官的机会,这样做岂不是会寒了天下士子的心?

有不要命的勇士,说朱元璋此举是动摇国本,动摇江山社稷,甚至为此不惜抬出了前元。

一旁的朱元璋仔细听着杨宪和朱标的对话,越琢磨越觉得这事情办得妙。

等于是直接明了告诉他们,就是要收走他们这些士大夫手中的权柄。

一千多年了。

这大明的百万大军,就攥在他老朱手里。

朱元璋正在处理政务,很显然这些日子,臣子们连连上奏反对,让他的心情也不太好。

将胥吏抬出贱籍。

而这一次,是整个大明的胥吏改革。

政务员体系,把原本的这些胥吏纳入到官僚体系当中,让他们吃皇粮,这样一来,朝廷便是能够对他们进行直接管理,等于是直接加强了朝廷对基层的掌控力。

按理来说,李善长其实不算是正经通过科举爬上来的文人。

“我去见陛下,劝陛下收回旨意。”

因为全国上下,如此多的政务员,他们的工资全都由朝廷给,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每一件事都不是小事。

可他还是高兴的太早了。

李善长坐在位置上,神情幽暗,晦涩难明。

准许天下各郡县生员入吏籍。

如今浙东党,刘伯温隐退回青田老乡养猪,宋濂则是重病在家。

问朱元璋,是否忘记了前元的教训。

朱元璋一连看了十几本奏折了,眉头越发紧皱。

但是在杨宪的梳理下,竟然逐渐闭合,甚至有了一丝两难自解的意思。

朝廷百官反对又如何?

朕是皇帝,朕说了算!

老朱后世子孙中,嘉靖虽然权谋天赋点满,可少了绝对力量的支撑,有时候权谋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老朱不是那种犹豫的人,而是执行力超强的那种。

则是将最后一层遮羞布都给挑没了。

毕竟事关大明基业,可马虎不得。

酒过三巡,彻底打开了话匣子。

杨宪接着开口说道:“以后这政务员,可不再是胥吏那样的贱籍,而是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因此自然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我们可以和如今的科举一般,在各地设置政务员考试。由各省份各自招录政务员。”

朱元璋准备对如今的胥吏体制进行改革的消息,很快便是传遍了整个京城。

如果是其他人,或许还真就被百官给劝退了。

中书省。

只是这帮子士大夫的心里仍旧不愿意相信,朝廷的目标会对准他们。

杨宪要做的是将后世成熟的公务员体系套在如今的大明身上。

在他看来,朱元璋就是一个独夫。

这些官员都是坚决反对吏考,更是反对朝廷把银子拿出来养这些小吏,说什么,这些贱吏怎么可以沐浴天恩,至于升吏为官,则抨击得更为强烈。

因为这样的君主,不太可能被文官给忽悠、欺骗。

洪武朝的胥吏虽然没有成气候。

而且新式科举,招录的人数毕竟有限。

可洪武大帝,向来就有乾纲独断的魄力与决心。

“荒谬!”一旁的胖官员脸上写满了愤怒,他大声斥骂道。“这些贱吏为官,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那么即便是,朝廷采用了杨宪提出的这个方法,发动变法,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