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第304章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第304章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4k)

杨宪最崇拜的那个人,奋斗的一生一直在实践他的一句经典言论:

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

杨宪看着朱标,开口笑道:“太子殿下,你说这大明天下,是这些士大夫多,还是胥吏和那些考不上科举的落魄读书人多。”

“自然是后者。”朱标直接回道。

“那么,事情便简单了,我们用不着让朝廷冲在前头,直接与士大夫发生冲突。这些胥吏和落魄读书人,会给这些士大夫好看的。”

“为了将那些落魄读书人绑在这辆与士大夫正面硬刚的战车上,朝廷首先要做的就是,向全国发文,公布将胥吏抬出贱籍以及胥吏能够直接升官这两件事,然后便是公布政务员考试,让这些考不上新式科举的读书人又有了新的希望,一条全新的从政的路子。”

杨宪拿着手中那份百官联名的奏折,开口道:“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后,殿下只需要将手中的这份奏折内容,通过大明日报公布于世即可,然后就可以搬张板凳,准备些瓜子花生,等着看好戏就行。”

在李善长眼里,这里的人,是指他们这些士大夫。

难不成,他朱家皇帝还真能不用士大夫不成?

真的触及士大夫权力的改革,往前看看王安石变法可否成功?(当然,王安石变法的核心诉求是“富国强兵”,其实也没有太管老百姓的死活,本质上是官僚地主和百姓的韭菜一起割,士大夫不想被割,然后就开始反击。)

是,在大明,你朱元璋说一不二。

“恩相,有看今天的报纸吗?”胡惟庸开口道。

伱老朱一个人让猪油蒙了心,说出“大明天子非与士大夫共天下,而与百姓共天下”这样的胡话来。

各地衙门的父母官开始坐不住了。

李善长低头看着手中的大明日报,瞳孔不由得微微收缩了起来,道:“胥吏改革的事情,朝廷直接通过大明日报给公布天下了?!”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杨卿这是多么伟大啊,为了百姓,自己背负些许骂名又如何。

“是太子殿下。”胡惟庸开口回道。

此时李善长眼前,报纸上的内容,正是百官联名上奏,贬低天下胥吏,反对胥吏改革的奏折内容。

可现在明明就有一条康庄大道,摆在他们面前,而他们的这些大人们这个时候不帮他们就算了,而且竟然拦在了他们面前,狠狠踹了他们几脚。

之后所有通过政务员考试,进入政务员体系的政务员,在正是到岗前,都是参加为期七天的新政务员入职培训。

杨宪用的法子其实并不新鲜,仍旧是前次儒家改革那套。

但凡屁股有些不干净的,就等着过提心吊胆的日子吧。

如果是以前“居无廪禄,进无荣望”,也就罢了。

李善长抬头看着自己的这个学生,开口道:“惟庸啊,什么事如此慌张?”

不过既然如今木已成舟,那么多想也无益。

李善长皱了皱眉,还是耐着性子将报纸翻了过来。

李善长了解胡惟庸,知道自己的这个学生向来就很有城府,绝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如此做派。

一个不稳,差点没拿住。

但是,这一批人里头注定会有一部分文化业务等水平不足的存在。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如此慌乱。

胥吏改革的公告,让那些胥吏和失意落魄读书人充满期待。

“恩相,大事不好了!”

这就是那些胥吏在看到这份大明日报后,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而现在同理。

本该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他,竟然会做出这等在李善长眼中无比混账的事情来。

就你变法的这些东西。

杨宪接下来会办政务员培训学校,专门针对这一批胥吏进行分批培训,务求将他们打造成合格的政务人员。

可李善长不知道的是,事情远还没有结束。

没错,在看到这份胥吏改革的大明日报后,那些读书人重新燃起了希望,不再游手好闲,酗酒闹事,而是聚集在了一起,在各衙门前示威游行!

按照大明日报上写的胥吏改革办法。

古往今来,有多少帝王,差不多也就活到这个岁数。

你老朱也已经五十岁了,虽然平日里,我们喊你一声万岁。

听了杨宪的话,朱标愣了一下。

如今这些人要是全部停摆了,那些士大夫官员,就只能坐在自己的衙门里,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这究竟是谁做的,知道这样做会惹出多大的乱子吗?!”李善长怒道。

李善长代表的是,身后成百上千名大名文官的态度。

当时是情绪上来,如今冷静下来,李善长还是有一些害怕。

一定是他的境界,已经到了另一个我无法企及的境界。

李善长那天从出宫回府后,回想起当时自己在大殿上和朱元璋所讲的那一番话,就一阵头皮发麻。

各地官员在看到大明日报后,都害怕这样的场景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天下是你们这帮子程朱理学的徒子徒孙多,还是受到吃人儒学迫害的老百姓多。

当下还有事情,比胥吏改革一事还重要?

而对于这些原本无法通过科考,失意落魄的书生来说,只要通过政务员考试,也能成为政务员的一员。

而现在不用科举,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政务员考试,就可以曲线救国,先当政务员,后当官。

还真的以为你能万岁了?

“这,这”

李善长这样想着,内心也稍微安定了一些。

朱标自我催眠道。

这些個县老太爷做的事情,胥吏们能不知道吗?

可事情到了这一步,李善长已经退不下来了。

要知道胥吏是衙门里工作人员的主力军,以一个县为例,衙门里公职人员中,知县、县丞等朝廷命官共有11人。经书、散书等书吏百人左右,而衙役人数更多,足有四五百人。胥吏负责文书档案,公牍传递,诉讼刑名,司法治安,输粮征税,戒备警卫,可谓是维持政府机关正常运转,社会有序稳定的主力军。

在这一点上,杨宪用的同样是后世的大智慧,那就是老人用老办法,新人用新办法。现在已经是胥吏的,那么就不用再参加政务员考试,直接转变他们的身份编制。

“不是,恩相你看了便知。”胡惟庸将手中的报纸递了过去。

李善长慢悠悠将最后一口粥喝进肚子,然后用布擦了擦嘴角,将其放下后,这才接过胡惟庸递来的报纸。

现在在他们看到自己本可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时,再去看这些个高高在上的大老爷们又会是什么想法?!

李善长眼前一黑。

这大明天下,是你们士大夫多,还是胥吏,以及还没上岸的读书人多?

别人对他硬,朱元璋只会对那人更加强硬。

原本以为老朱家只有朱元璋一个人脑子不清,没想到就连他最为看好的太子朱标也在犯浑。

要知道杨宪在他心中,一直是为国为民、无所不能的“圣人”形象。

这是第一张卷子,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也就是专门用于测查与行政职业上的成功有联系的一系列心理潜能的标准化考试。

而这一面,这份百官联名上奏的内容,则是让他们感到失望,不仅仅是失望,还有愤怒。

下一刻,他拿报纸的那双老手都不由自主颤抖起来。

李善长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下意识开口道:“是扬州那边又搞出什么惊人的发明了吗?”

区别于新式科考的专业性。

李善长终于明白,为什么见惯风浪的胡惟庸会如此失态了。

政务员是什么,和以往的胥吏完全是两个概念,既然可以由政务员直接升成官员,换而言之,也就是说政务员就是大明官员的预备役。

日后那是要做官的。

在你面前,我们就算是想要干点什么,也掀不起什么太大的浪花来。

现在,才是真的把事情给闹大了。

难道太子爷,太子太孙,也这样糊涂不成?

太和殿上,李善长和朱元璋讲,仁政也需要人去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