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如今那几个军机大臣咱都不用再指望了,他们如今已经抛弃咱们这些老弟兄,不再和我们站在一起了,你们难道没发现了,当初月光宴的时候他们就不在。亮祖兄弟被杀,还有其他那么多兄弟被流放,他们可曾有向陛下求过一次情?”

所有人都看着蓝玉,等着蓝玉给他们拿主意。

如今淮西武将,他蓝玉就是主心骨。

蓝玉沉默了片刻后,开口道:“对了,胡惟庸!我们可以拜见胡相。”

“胡相?他有胆子见我们吗?”陆仲亨开口问道。

蓝玉看着众人,笑道:“这个你们就不知道了,胡惟庸这人别的不说,可胆识这一点向来是没话说的,比起他的老师当初的李相还要大。”

“况且前次小琉球岛事件,就是他暗示我们按兵不动,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休想置身事外!”蓝玉脸上笑容收敛,沉声道。

“好!咱们找胡相去!”

“走!”

中山王府。

“禀老爷,蓝将军他们都走了。”

徐达根本就没有病,听到下人禀报蓝玉他们离开的消息后,对着身旁的一个中年男子摇头叹气道:“蓝玉他们也太冲动了,莫说这次军队改革根本牵扯不到他们这些将军,就算牵扯到,他们也不该像今天这样一窝蜂往我府上涌。”

“这样一来,就算原本可以办成的事情,也会弄巧成拙。”

要知道从大明开国那日开始,朱元璋便已经开始提防淮西勋旧了。

那些原本跟着他打天下的淮西旧部分散到朝廷各处,这在朱元璋看来始终是一个隐患。

在朱元璋看来,乡情、乡音、乡亲、乡党,这些全都摞在一块成啥话了,这是朝廷,而不是宗庙、祠堂。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他会任命刘伯温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让其执掌都察院的原因。

因为朱元璋知道,淮西人管不了淮西人。

这里头血脉太细,牵扯太多。

一个人刚打了个喷嚏,另一个人马上通风报信。

张三犯了点事,李事定来说情。

因此,今日只要是徐达让蓝玉进了他这个王府的大门,那么不用管具体谈的内容是什么,在老朱眼中,就已经对这件事判了死刑了。

一旁的中年男子看着徐达,笑道:“三弟,恐怕此刻蓝玉、陆仲亨他们已经在心里骂你不顾兄弟情义,只顾着保全自己做你这个王爷了。”

中年男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明开国第一侯爵,汤和。

徐达没好气道:“你别幸灾乐祸了,他们在我这碰壁,接下去就会去你府上了。”

汤和摇了摇头,开口道:“他们知道我谨小慎微,蓝玉他们心中料定如果这事连你都不敢掺和,那么我就更加不敢了。”

说到这汤和放下手中的酒杯,笑了笑,接着开口道:“况且自从蓝玉封了公爵后,如今也未必会把我这个当初的老大哥放在眼里。”

“大哥,你这说着什么话。别人我不知道,反正你永远是我的好大哥。”徐达开口道。

汤和抬起头看着徐达,沉默了片刻,开口笑道:“好了,是我这个大哥失言了。”

“如果不去你府上的话,那么蓝玉他们会去哪?”徐达开口问道。

“胡惟庸的相国府。”汤和开口回道。

听了汤和的答案,徐达脸色变得无比严肃,开口道:“胡惟庸真敢接见他们?”

如果说有比淮西人抱团,更让朱元璋忌惮的事情,那就是文臣武将搅和在一起。

这可以说是朱元璋的禁忌,也是古代每一个封建帝王的禁忌。

因为文臣武将要是联手的话,将会对皇位造成极大的威胁。

在徐达看来,胡惟庸不可能会不知道这一点。

汤和开口道:“当然不可能明着见,白天蓝玉他们这个闭门羹那是吃定了,可暗地里就说不准了。”

“咱们这个胡相啊,野心可比当初的李相还要大。”

“算了,不去聊这些糟心事了。咱们还是聊聊正事吧,这一次军队改革,三弟,你怎么看?”

徐达沉吟了片刻后,开口回道:“安邦定国的国策,新的军队制度,一定能够铸就更为强大的大明军士。”

汤和点了点头道:“我也是同样的想法,这也是为什么我愿意出任军机大臣的原因,不然按我的性子,是绝不会把自个推到这种风口浪尖的位置的。”

“对于太子殿下提出所有改革,我都支持,只是是否可以对从征军多一些优待。这样这帮子淮西老弟兄们,也会好过一些。”

徐达轻轻摇了摇头,道:“很难,对于从征军的感情,陛下绝不会比我们少。”

汤和口中的从征军,就是当年随着朱元璋最早打天下的那帮士兵,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淮西人。

除了从征军外,如今大明军人中还有归附军,以及谪发军。

所谓归附军,就是陈友谅、张士诚以及江北各地归附的军户。

谪发军则是指因犯罪而被征发为军役的人户。

“而且,这一次裁军数量可是多达20万之众,裁军所需的钱财已甚。而如今军中改制,各个地方又都要用钱,朝廷一时间怕是无力再拿出多余的钱财给与优待。”

徐达顿了顿,接着开口道:“更何况,任何事情,不患寡而患不均。从征军虽然开国有功,可咱大明开国之后,为大明镇守边疆的却多是归附军。在杨国公横空出世前,每一年,单单是北境边地的守军,在面对那些鞑子扰边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这个时候搞区别对待的话,怕是要寒了这些兄弟的心。”

汤和拿起身边酒杯,喝了一口,叹息道:“那就只能样了。”

“对了,军机大臣一共五人,怎么杨国公一直没来参与讨论此事。”

汤和与杨宪并不相熟,他看向徐达好奇问道。

徐达笑了笑,开口道:“恐怕如今这一整个军队改革,就是杨宪那小子给搞出来的,他来或不来又有什么区别。”

以徐达对杨宪的了解,徐达认为这件事八九不离十就是这样。

另一头。

果然如徐达和汤和所料,蓝玉一行人在胡府前吃了一个大大的闭门羹。

“胡惟庸果然也不敢管这事!”

divclass=contentadv“这读书人啊,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陆仲亨等人在相国府前,骂骂咧咧,一个个忿忿不平。

只有蓝玉低头瞥了一眼手中的小纸条,然后将其快速收起,然后看了一眼四周,忽然大声道:“不识抬举!兄弟们,咱们走!”

说着便是率先转身离去。

胡府内。

“义父,梁国公他们已经走了。”涂杰开口道。

胡惟庸微微点了点头,继续泡茶。

“义父是怕胡府四周可能有陛下的耳目?”涂杰开口道。

“不是可能。”胡惟庸将一杯泡好的茶递给了涂杰,抬起头看着他,开口笑道。“是一定有。”

涂杰躬身接过茶杯。

“谢义父。”

“涂杰,你觉得陛下待本相如何。”胡惟庸开口问道。

对于胡惟庸突如其来的问题,涂杰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胡惟庸喝了一口苦丁茶,开口笑道:“本相替你说了吧。”

“本朝开国,三十六功臣。荣誉隆恩,无过于中山王,解衣衣之推食食之,推诚置腹无话不说。文臣之中,倚重则首推李相国。可即便他们两人,当初也是分列中书省左右丞相。可为何到了我这,中书省丞相一职,却偏偏由我独掌。”

“涂杰你认为,陛下对本相的信任能比得过李相,比得过中山王吗?”

“陛下这是要对中书省动手了。”

原本胡惟庸还没有这个想法。

直至前不久突然成立军机处后,这个想法突然在胡惟庸脑海里冒了出来。

而且胡惟庸越想,越坚定这个看法。

此时的胡惟庸还只是认为朱元璋想要削减中书省的职权,他不知道朱元璋真正想做的远比他想的还要疯狂,老朱是打算直接废除丞相制度!

这是皇权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