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第359章 你看过死亡的颜色吗?(4k)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医学院的建造,杨宪只是一开始给了一张设计图纸,之后便全程没再参与。

因为他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借助这次天花事件,杨宪趁热打铁,进行整个大明的卫生、医学改革,既然是改革那么自然是革命性的。

杨宪这么做的目的是要把科技和如今医学相融合,把中华医学推向一片新天地。

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天南地北的医者,打开固有眼界,去拥抱科学。

杨宪这些日子在做的就是这个工作。

他在制作显微镜。

杨宪心中清楚,他说再多,都不如让大明的这些医者亲眼看到来得更加直接。

显微镜制作原理其实早就已经掌握了,基本原理和望远镜差不多,其目的都是要把物体放大,只是两者在研究方向上有些不一致,一个是距离的拉近,另一个则是追求让物体无限变大。

形象一点说的话,显微镜其实就是复合型的望远镜。

杨宪从系统里兑换出相应科技树,然后进行学习,很快就明白,几乎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接收新科技与新知识对杨宪来说变得像吃饭、喝水,不,还要来得简单一点,应该说是变得和呼吸一样,看到了就会了。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杨宪亲手制造出了一台固定式的可放大八百倍左右的显微镜。

这样的显微镜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人体上的细菌,倒不是杨宪不想制造放大倍率更大的,而是镜片打磨起来实在是有些费功夫。

时间如梭。

很快便是迎来了大明医学院正式揭牌的日子。

这一天,无数医者涌入医学院。

萧九贤、谭允贤也混在人流当中。

在古代医者,一般都是医学世家,当然也有半路出家的赤脚郎中。

但无论怎么说,都罕有出身显贵的去学这个。

韩愈在《师说》中就曾说过,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从这也就可以看出古代医生的社会地位,就连被尊为医圣的张仲景都未曾见于正史。

皇宫里太医院的太医,虽然有官身,可院首也不过是五品官,普通太医更是只有七八品。

可偏偏在这样的情况下,今日医学院的大典,却来了一个显贵人物。

坐在讲座前的杨宪一眼就认出,下头听讲人群中的皇五子朱橚。

这就是所谓的龙生九子各有所好了,十二皇子朱柏喜欢搞发明,五皇子朱橚却偏爱这医学之道。

医学院的成立大典办得很盛大隆重,与之前的军人、老师一样,在杨宪看来医者的社会地位同样需要提升。

当朝太子朱标亲自站台,所有太医院的太医,除了皇宫日常轮值的之外,也都和这些一般医者一样入校学习。

朱标先是代表朝廷发表了一番大气讲演后,舞台便交到了今天惟一的主角杨宪手中。

杨宪看着下方座无虚席,来自天南地北的医者,开口道:“大家今日既然出现在这里,从现在开始那便是大明医学院第一批医学生。接下来一段时间,我教授大家的医学常识,一定是颠覆大家以往的医学认知的。”

“所以请所有人抛弃固有的观念,拥抱新的现代医学。”

“学医会很苦,因为医者身上肩负的是患者的生命,只有通过最后毕业考核的人,今后才能进入全国各州府医院任职。想要离开的,可以现在就走,朝廷会给予你们回去的车马费。”

杨宪看着下面这些人,顿了顿,然后开口笑道:“很好,没有人选择中途放弃。”

“那么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开始现代医学的第一课。”

“诸位有谁能说说,病是从何而来。”

萧九贤站了起来,先是向杨宪行了一个礼,然后落落大方道:“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导致不同的疾病。”

其余众人听到萧九贤这番话后,纷纷点头。

萧九贤所讲来自《黄帝内经》,这在古代中医一直都是正论。

杨宪却是微笑着摇了摇头。

看着杨宪的反应,坐在萧九贤身旁的谭允贤立马站起来开口道:“杨先生,难道您也认为疾病是来自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气吗。”

谭允贤的话同样引起了一部分人的认同,他的论断来自南宋的医学著作《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医学界同样非常出名。

事实上萧九贤和谭允贤两人所讲的,便已经囊括了如今中医对病因的所有理解。

萧九贤讲的是内因,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所导致人体生病。

而谭允贤说的则是外因,所谓六气也就是自然季节变化所带来的天气影响。

在没有显微镜等现代仪器的年代,能够有这样的判断,已经足够说明咱们中医的厉害。这个时候的西医,还停留在巫术救人的阶段,而中医却已经开始有了系统体系。

见杨宪还是摇头。

坐在下面的朱橚开口问道:“敢问杨先生,那么您认为疾病是由什么东西引起的?”

话音刚落,无数道目光都是齐刷刷看向了讲台上的杨宪。

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个治愈了天花,如今全国公认的医学第一人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许多人甚至已经拿出了铅笔和白纸,准备开始做笔记。

杨宪微笑地看着众人,开口道:“从广义上讲,人之所以会生病,都是因为微生物所引起的。”

“微生物?”

底下一众医者纷纷露出疑惑的神情,他们脑海里不约而同想的问题是微生物是何物?

朱橚直接开口将众人心中的问题问了出来。

杨宪淡淡一笑道:“微生物就是肉眼看不见的生物?”

“肉眼看不见的生物?”萧九贤皱了皱眉,开口道。“杨先生是指南疆传说中的蛊虫?”

各种武侠小说中所谓的苗疆蛊毒,其实就是各种致病微生物。

杨宪想了想,开口笑道:“苗疆蛊毒确实是微生物之中的一种。”

“既然是肉眼看不见的生物,杨先生又如何确定这件事。”萧九贤追问道,一脸认真。

他从小跟在他父亲身旁学医,所见所学都是最正统的中医理论知识,而在传统中医中,是看不起所谓的苗疆巫蛊的,因此萧就贤很难接受杨宪的这个说法。

divclass=contentadv不仅仅是他,其余人也同样如此。

哪怕杨宪刚刚攻克治愈了天花这个千古不治之症。

“肉眼看不见,可我却有办法让你们看得见。”

面对底下那一道道质疑的目光,杨宪轻笑道。

说着杨宪从讲台底下,将早已准备好的显微镜给抬了上来。

萧九贤他们静静看着讲台上那具黄铜制作,看起来像是一盏灯台的奇怪仪器,所有人都露出了好奇的目光。

而太医院院首吴四海,在看到这个奇怪仪器时,眼中立马透着虔诚的光,仿佛杨宪手中捧着的,是一件无比神圣的宝物一般。

很显然,吴四海在之前已经见识过了显微镜的厉害。

此刻的他早已成为了杨宪现代医学门下第一支持者,其狂热程度,就像是一个忠诚的信徒。

“这是什么东西?”

谭允贤好奇地打量着讲台上那个精致的仪器,只见它大概有一尺多高,圆形底座上铸着一根铜柱,柱上是一个方形的砧台,砧台下还有一面小圆镜。砧台上则悬着一根可以调节高度的圆筒。

她从未见过这种仪器。

“这叫做显微镜。”坐在一旁的吴四海这时开口解释道。

“显微镜?”

吴四海点了点头,开口笑道:“不错,这正是杨国公发明的,当世第一台用来观察微生物的仪器,显微镜,最是神奇不过。”

谭允贤和萧九贤见身旁的老者一眼就认出显微镜的来历,不由开口道:“敢问老先生名讳。”

“老夫吴四海。”

“吴四海?”萧九贤一惊,然后立马执学生礼,开口道。“先生可是人称三山圣手,如今太医院院首吴太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