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伯府翻身记事》

第137章 凉王要干什么

《伯府翻身记事》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自从皇上下旨召凉王回京,凉王府那边就安静得可怕。

林云珠还跟林云紫说:“凉王肯定不会就此认输。李承昊也不会真的躲在凉王府韬光养晦。肯定在密谋大事。”

但皇上和太子的人都盯着凉王府,却没发现任何异常。

而皇上下旨没过多久,保定府那边的新安县下辖的村民就开始闹事。

据说村民把县衙都围了,事态也在逐步扩大,眼看就要波及到附近的县和府衙。

这两日,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

村民是怎么闹起来的呢?

这还得从皇家行宫开始说起。

先皇登基后,慢慢修缮了皇宫,又想着帝国经历了前朝的昏聩和多年战乱,应该休养生息,便没有大兴土木。

皇上登基后,也没提这一茬。

前几年,眼看国库充盈了一些,就有官员劝说皇上修行宫。

皇上让户部和工部核算一番后,就同意了。

行宫选址就在新安县。

行宫修了几年,眼见就快要完工了,中秋后主殿上梁,却是出了大事。

因为上梁是大事,这又是立国后的第一个行宫,皇上很重视,派了太子前去。

本来祭梁的时候,一切都进行得挺顺利。

到了上梁的时候,那拉正梁的绳却断了。

当时太子就觉得不吉利,把这事给压了下来。

因此,这事是没有传出来的,知道的人仅限于现场那些。

但那些人都被太子下了封口令。

今年的秋收,保定府又遭了连续大雨。

有些县倒是抢收成功,新安县这边,却遭了不小的损失。

县令报了灾情,朝廷也酌情进行了减税。

但这几日,行宫上梁那日的事却被宣扬了出去。

还有人把这两件事和太子妃产女的事搅合到了一起。

有传言说,修行宫的那个地方,是神灵的栖息地。

可朝廷在那里大兴土木,扰了神灵的清静。于是,神灵降罪下来。

粮食减产,太子无子就是最好的佐证。

甚至有人说,若朝廷不停止行宫修建,新安县将会年年遭灾,且一年比一年严重。

于是,大量的村民就聚集到了县衙,要求县衙向朝廷请旨,停止行宫的修建。

新安县令一开始还好言劝说,并不敢往上递折子。

这可不是小事,不管这件事最后怎样处理,他都会被记一笔,仕途是没有指望了。

所以,新安县令一直压着。

但这事慢慢就蔓延到了新安县的两个邻近的县,据说那边的村民担心灾情会影响他们,也闹了起来。

新安县令一看,这事根本捂不住,只能硬着头皮上折子。

保定知府倒是聪明,他一看这事,就发现了有人在兴风作浪。而且隐隐有针对太子的势头。

于是,一刻不敢耽误,将这事报了上来。

朝堂上这两日就在吵,要不要停止修建行宫。

虽然每次大朝会都吵翻了天,但几个阁老和六部尚书却都没有表态。

皇上和太子也都在观望。

反而是二皇子显得着急,连续几日去了御书房求见。

据说,淑妃也连着两日求见了皇上。

但林云珠却瞧出了一种山雨欲来的气势。

果然,等到林文杰下值回来,就对几人说:“这事瞧着是在针对太子,也可以说是在针对皇上。”

“难道是凉王搞出来的?”林云晓问道。

“八九不离十!”林文杰道。

“不是说一直盯着凉王府吗?”刘心瑶问。

林文杰看着几人,“盯凉王府只能盯住李承昊。”

三姐妹和刘心瑶顿时明白,这次是凉王在出手。

李承昊不过是牵制皇上和太子耳目的幌子。

“凉王想要干什么?”林云晓急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