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被人夫佞臣讹上后》

1. 第一章

《被人夫佞臣讹上后》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庆和四年,春。

元鸟矗立在飞檐之上,叽叽喳喳的不断叫嚣着,清脆的啼鸣声传下朝堂,游荡在百官耳中,成了另一幅光景。

一折奏章砸下高台,群臣皆噤声,平息个个唇枪舌剑,眼下却纷纷装起鹌鹑。

圣上龙颜肃穆,目光如炬,俯瞰台下群臣,冷声问道:“边西总督黄宗昌,竟敢叛国投敌,开门揖盗,致使我国百姓遭受战乱之苦,生灵涂炭!朕要请教丞相,对此罪状,有何对策可行,以正国法,以平民怨?”

宋相面色凝重,缓缓开口:“陛下,黄宗昌卖国求荣,罪大恶极。臣认为,当速派忠诚良将即刻前往边西,稳定局势,同时发动边西守军,尽早收复失地。”

“丞相认为,当派何人前往?”

圣上此言一出,偌大金殿之上鸦雀无声。

“陛下。”宋相环顾一周,见众臣垂下脑袋,都不愿与之对视,唯有卫明昭一副老神在在样,当即道,“依臣之见,可派卫将军前往。”

“哦?”圣上闻言,将目光投向卫明昭,“卫将军可愿挂帅?”

卫明昭心下哂笑,同等情景再次上演了——

黄宗昌开城叛敌,利城失守,以往昏庸无道的九五之尊,此番却在高台上勃然大怒;群臣你推我辞,宋老贼一柄忠义大帽扣到自己脑袋上,将出头鸟置于火堆之中,细炙慢烤。

“臣惶恐,还望陛下另择良将。”

卫明昭一语落下,果不其然,在朝中引发一场轩然大波。

世人皆称卫家赤胆忠心,乃大晋之晖,永将黎明护于身后,死也要死在战场上。前世的卫明昭确如所言,得令后连三年孝期都未过,欣然领兵万死不辞。

而这一世,作为卫家唯一一个嫡脉,却做出了让世人震呼离经叛道的举动——

卫明昭于朝堂之上,当众卸下兵符,慨言道:

“陛下,自开年以来,臣时感乏困无力,近几月常于晨间呕血。请过不少名医诊脉,许是早年间领兵征战,积劳成疾,恐臣时日无多,实难胜任边西重任。”

“还望陛下收回成名,允臣告病还乡,安度余日。”

卫明昭掷地有声,神色间毫无惧色,常年在军营里摸爬滚打练就出来的气势,是在场文臣所不能及的,更是帝王无法拒绝的。

群臣也顾不得殿前失宜了,就着临近同僚,窸窣声惹得龙颜愈发难堪。

而卫明昭的视线,却一直停在宋相身上。

旧景重叠,上一世就因为宋老贼的一句“此子居心叵测,卫家要反”,她爹忠其一生,亡魂都未安,她们卫家却落得满门抄斩。

而她卫明昭,也惨死在将军府门口,宋相携其门生立于外围,笑睹她如弃犬般曝尸街头。

若问有无恨意?她恨,恨自己还未查明父亲死因,却遭奸佞戕害。

许是苍天真有眼,见不得忠良泯灭,给了她一道重生机会。

卫明昭泰然自若地站在金殿中央,宋相还想启奏,当权者如她所料,起身拂袖皇袍一甩,终是一句“退朝”落下。

对上宋相视线,卫明昭嗤笑出声,在他晦暗不明的眸色中,在众目睽睽之下,大步走出朝堂。

回身望向金殿,几代人尽忠的地方,碧瓦朱檐仍为旧色,却高不可攀。庙堂混浊,不若熹光映高阙;孤洁难保,枯木寒鸦又怎能净天明揽辰月。

初阳没入云霾,星星火光偃旗息鼓,凉风萧瑟下,卫明昭孤身走下踏道。

三两文臣站于柱后,以宋相为首,默视梯下人背影。

“宋相,卫明昭当真病入膏肓?”

“我看不见得,今日我瞧她声如洪钟步履稳健,哪有一点病态样。”

宋相抬手止言,两个门生互视一眼,噤了声。

阶下身影已渐淡去,宋相收回视线负手而立,幽幽开口:“真病也好诓言也罢,兵符已经交了,她卫家,倒是出了一个聪明人。”

巳时,云霾渐散。

市集已是人声鼎沸,熙熙攘攘。

街道宽广,石板铺就,两旁摊位林立,各色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游人如织,文人雅士聚集在观月楼前,话题永远绕不开那篇名震京都的《百聆赋》。

兵权一交,卫明昭人还没走回将军府,户部就已经派人去清点了,交到卫明昭手上的只有一册宅邸回收告知单。

卫家一脉单薄,又因常年在外行军的缘故,朝中所悉官员皆不在京中。户部看人下菜碟,连一匹马都如实上列清单,以致于卫明昭从将军府出来时,浑身上下只有一包银两,外加两套换洗衣物。

卫明昭就这么净身来到市集,从那群才子中间跻身穿过,奈何人涌为患,丝毫没有让她借道的意思。

“《百聆赋》到底是何人所作?”

“不知,只悉他是琅县人士。”

闻“琅县”二字,卫明昭顿了一下,上辈子暗查父亲死因,最后的线索就落在琅县上。而他们卫家祖籍,也在琅县。

侧目只见两个公子哥磋磨起手中折扇,面上尽显惜意。

“喂,买不买,不买别挡道。”

一道清冽嗓音响起,搅了卫明昭思绪。

闻声扭头,卫明昭不知自己身侧,何时多了几张破木板来,确切地说,是木板支起来的小摊横在自己旁边。

青衫男子面露不耐,嘴里虽在不断催促着,但手上动作却未见半分迟缓,十分麻利的将一副竹锦图挂上台面,完事拍拍手上灰尘,重新坐回摊后凳子上。

这声音总觉有些耳熟,但老对不上号,卫明昭站在原地思忖片刻的功夫,青衫男子再次开口了:

“看够了没,要买就掏银子,不买别挡我做生意。”

撞上那双标志性的丹凤眼,在青衫男子阴鸷的目色中——号,对上了。

宋老贼的得意门生,御史裴欲行。

两辈子加起来,卫明昭自诩没烦过什么人,但裴欲行,是她最头痛的一个。

倒不是说怕他,但动不动就参人一本的功夫,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虽说是宋老贼门生,迫害忠良也少不了他的一份,但裴欲行疯起来,连自己老师宋相都参,文武百官避之不及。

卫明昭仔细端瞧面前男子,俨然一副少年模样,哪有半分当年权倾朝野的样子。

一袭素衣,衣襟早已洗得泛白,衫袍却规规整整,连发髻都束得一丝不苟,任凭再严厉的教习老师,此番也挑不出一点错来。

要不是那副天生佞臣的模样胚子,此刻寒门书生卖画行径,根本与那位不可一世的御史大人无甚关联。

“这画怎么卖?”卫明昭随意拿起一幅傲雪寒梅图,循声问道。

“一百两。”裴欲行淡声答完,挽袖持笔,继续在纸上作画。

“这么贵!”卫明昭惊言,御史卖艺卖的又不是金子,况且他现在还不是御史,哪儿来那么多追捧者上赶着当冤大头。

卫明昭将画一搁,转身欲走,谁料裴欲行开口了:

“你碰脏了,一百两。”

卫明昭如遭一记无妄春雷,被劈得晕头转向僵在原地,半晌才道出一句:“什么?”

“我说。”裴欲行举着木尺,指了指画上细小指印,“你弄脏了,一百两。”

是了,卫明昭彻底对上号了。

“人来人往的,何以见得就是我弄脏的?”卫明昭切齿道。

“这幅画,只有你碰过。”裴欲行语调平缓,言辞凿凿,仿佛卫明昭才是无理强夺的一方。

她有些后悔,先前怎么就没问隔壁大娘,卜卦之术哪座庙宇灵验,辞官也得挑个良辰吉日才是,不然也不至于重生就被疯犬讹上。

卫明昭气急反笑,果然,跟丧心病狂打交道,从来都落不着什么好,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