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权臣手札》

8. 北地之乱

《权臣手札》全本免费阅读 aishu55.cc

“你二人游历北土年近一年,想来定然有所收获,不如对我等言之。”

乔昭捻须,笑着对桓权、谢弼二人道。

桓权端着酒盏,眼睛盯着院中的桂树,缓缓讲述起了这数月来的经历,其中的酸甜苦辣自然只有亲身经历之人才能知之。

几人自出淮南郡后,一路向北,沿途之中,春-色正好,只是驰道年久失修,黄沙漫漫,杂草丛生,少有人烟。

初行几日,几人只顾欣赏与江南迥然不同的风光,可几日之后,饶是风光再好,几人也觉得有些不安起来。

“诶!公子!前面山脚下似乎有个小村子。”

钟雅顺着长随李巳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山脚下有几间茅草屋子,顾首对桓权几人,道:

“连日睡了几天野地,不如今晚我们去这里借宿?”

谢弼和桓权都点点头。

这次北游,虽然约定同游的只有三人,但北地所战乱,几人都各自带了一两个长随,随身听差,加起来也有六七人之众。

几人前往前面的村子,打算在此借宿,在进村之前,桓权勒住码头,对身边的谢弼道:

“你们有没有闻到一股味道。”

谢弼也勒住马,仔细嗅了嗅,皱起了眉头,道:

“好像是血腥味。”

“确实是血腥味,我们距离村子还有一段距离,就算是在杀猪宰羊,也不该这样浓烈才是,只怕是出事了。

这样我们先下马在村外找个地方休息一下,我让你几个人进村去看看情况。”

钟雅很快就做出了安排,几人都依照钟雅所说的在村外的树林中找了个地方,之所以不在官道,就是担心会遇见溃逃的乱兵。

“叔彦兄,我和你一起去。”

桓权从马上取下弓箭,对钟雅说道,钟雅点点头,几人中,武艺最为出色的就属钟雅和桓权。

桓权自幼习武,武艺虽不敢说有多么高强,自保却是不成问题,谢弼却是从未习武的,他一向体弱,又不喜打打杀杀,这种情况下,他老老实实等消息就是最好的。

“走!”

钟雅和桓权翻身上马,就骑马朝村中走去,两人都没什么兴趣让长随替自己去,本就是外出历练的,许多事情自然是亲力亲为的好。

一进村中,两人都惊呆了,村子里横七竖八的全是尸体,而且瞧尸体的状态,恐怕就是这一两日的事情,桓权从马上下来,钟雅见状也下来。

两人牵着马从村中的土道上走过,晚风萧瑟,吹起路边的酒招,只是冷清清的,没有一丝人气。

桓权大概数了一下,整个村子光看得见的尸首就有百余具,鲜血都已干涸,和泥土混在一处,桓权推开一处人家的院子,里面的东西横七竖八散落了一地,地上还可以见到散落的黍粒,应该是在抢夺的过程中散落的。

两人沉默着,谁也没有开口说话,只是一家又一家院门沉默地推开着,期望着或许还能找到一个活着的人,然而令两人失望的是,两人从村头走到村尾,一个活着的人都没有。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今日我始知矣。”

钟雅长叹一声,桓权没有说话,她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是她第一次经历这样惨烈的情形,她只觉得胃里翻滚得厉害,眼睛干涩得很,终于桓权再也忍不了,跑到再从中吐了出来,眼泪也顺着一同流了出来。

钟雅只是静静看着,他能理解桓权这些出身世家的名门公子,或许擅长诗文,却距离民间疾苦太远,更何况是这种惨烈的屠杀。

桓权在呕吐到将胆汁都吐了出来,她不是觉得恶心,只是觉得很难受,她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亲眼见到这样的情形。

桓权想起了母亲,尽管母亲从未对她说起过当年逃难的情形,但此刻桓权似乎能够想象到,当年母亲是如何从敌军中逃出生天,又经历了何等艰难苦楚。

桓权坐着休息了会,便对钟雅道:

“我们回去吧。”

“你还好吗?”

钟雅忍不住关心问道,他一向欣赏桓权的才华,这一路上,他也算见到了这建康“双鸾”惊世才气,他们年纪虽小,对于老庄思想的领会却远胜寻常人,出口成章,随引典籍,博览群书,博闻达识。

“叔彦兄放心,我没什么大碍。”

桓权的心情的确有些沉重,但她也不是那种过分沉湎的人,她心里很清楚,越往北地,只怕类似的情形会见到得更多。

和谢弼汇合后,两人将村中所见都告诉了谢弼,谢弼长叹一声。

几人都默然无语,北地多战乱,他们虽早已料想到,亲眼见到却又是另一回事。

接下来的几天,几人又接连见到几处荒地野尸,有的整村被屠,有的是弃尸荒野,有的早已化为一堆白骨,有的却不过刚死数日,有的是无辜的百姓,有的是饿死的逃兵……

见得多了,渐渐几人都习以为常,只是尽量将尸首收敛埋葬,尽一点心意。

几乎没有谁去追究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死的,乱世之中,死亡才是常态,战乱、瘟疫、饥荒,天灾人祸,什么都有可能。

人力微弱,他们也不过是一过客罢了。

几人经谯郡到达陈留郡途中,在一个小村落中歇脚,这是一个有了四五人的大村落,在战乱中侥幸保存了下来,听村里的人讲,这两年倒太平些。

若是早些年,才是真的糟糕,那时候村子常常被劫掠,他们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各地逃难聚集过来的,其中大部分之前都生活在幽州、并州等地。

家园被毁,亲人遭屠,为了逃命才一直往南逃,最后在这个村子里栖身,他们刚到这个村子的时候,村子里也是荒无人烟,想来之前这里的村民也都各自逃命去了。

老人说起十多年前逃命的经历,还是忍不住叹息,浑浊的眼中落下泪来,他的两个儿子都被乱军杀了,女儿也被掳走了,妻子在逃难中走失……

虽然侥幸保全了性命,一个家却散了。

几人听了都落下泪来,他们都生活于富贵荣华之家,何曾经历过这些,就算南迁,那也是他们祖辈、父辈的事情了。

夜晚月色皎洁,谢弼睡不着,便邀桓权一起出去走走,两人走在村子旁边麦田的小径上,一时之间谁都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瞧着月色笼罩下的麦田犹如一池青翠的春水,泛着盈盈波光。

“士衡,这次北游结束之后,我打算出仕。”

桓权没有说话,弯下身,折下一根野草,道: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是一首很美的诗,辅嗣以为呢?”

“暮春之时,春服既成……你想说的是这个吧。”

桓权点点头,看向村子的方向,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天下士人的追求,谢辅嗣,你不会是那个例外的,目困厄而思变,睹穷途而改志。

江左的辅嗣只愿随赤松子游,河北的辅嗣难道真的忍心见满目疮痍吗?”

谢弼微怔,随即悠悠长叹一声,道:

“知我者,士衡也。”

“非我知君,不过是以常意度之。”

谢弼正待要说话,忽然见一队人马杀气腾腾向村中杀去,两人顿时意识到有事情要发生。

桓权嘱托谢弼,要他自己找个地方藏着,她潜回村子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谢弼只犹豫了片刻,就颔首答应了。

谢弼知道自己手无缚鸡之力,这种情况,自己也帮不了什么,就不去添麻烦了。

谢弼在村子外的野地里焦急地等待着,他能听到村子里嘈杂的声音,多少次他都想冲进村子里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可到底忍住了。

直到一个时辰后,钟雅带着几个人骑马从官道上过,喊了几声他的名字,谢弼这才从藏身的草丛中-出来,钟雅一把拉起他,带到马上,就朝远处飞驰而去。

谢弼抱着钟雅的腰,在队伍中扫了一圈,没有发现桓权的身影,心下不安,焦急地发问:

“士衡呢?怎么没见着桓士衡?”

“他还有点事,一会儿就来与我们会合,辅嗣放心。”

“村子里到底出什么事了?”

直到几人跑出去有两三里地后,才彻底摆脱了那些追兵,几人侧身向山林中跑去,消失在了茫茫的古道之中。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aishu55.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